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

ID:51835103

大小:3.40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_第4页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详解)冀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值为()A.B.C.2D.42.的4倍与7的差不小于,可列关系式为()A.B.C.D.3.已知,且,则()A.B.C.D.4.把代数式分解因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             B.C.            D.5.若=2,=1,则2+2的值是(  )A.9B.10C.2D.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b,满足+(2+3-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7

2、或8B.6或10C.6或7D.7或10第7题图7.如图所示,直线是的中垂线且交于,其中.甲、乙两人想在上取两点,使得,其作法如下:(甲)作∠、∠的平分线,分别交于则即为所求;(乙)作的中垂线,分别交于,则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4•3=7C.3-2=D.(3)2=5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2+)=-82-4B.()(2+2)=3+3C.D.910.

3、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A.B.C.D.11.设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若边长增加,则新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   )A.         B.C.   D.无法确定12.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如图①),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②),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第12题图aaa-bb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多项式分解因式后的一个因式是,则另一个因式是.14.若一个三角形的底为42+,高为164-22+,则此三角

4、形的面积为.15.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16.关于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17.因式分解:.18.如果多项式能因式分解为,则的值是.19.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则∠______.20.9如图,已知点是直线上一点,射线分别是的平分线,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0分)21.(8分)计算下列各式:(1);(2);(3);.22.(6分)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3).23.(6分)有一

5、群猴子,一天结伴去偷桃子.分桃子时,如果每只猴子分3个,那么还剩下59个;如果每只猴子分5个,就都分得桃子,但有一只猴子分得的桃子不够5个.你能求出有几只猴子,几个桃子吗?24.(8分)筹建中的某中学需720套单人课桌椅,光明厂承担了这项生产任务,该厂生产桌子的工人必须5人一组,每组每天可生产12张;生产椅子的工人必须4人一组,每组每天可生产24把.已知学校筹建组要求光明厂6天完成这项生产任务.(1)问光明厂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套单人课桌椅?(2)现学校筹建组要求至少提前1天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光明厂

6、生产课桌椅的工人增加到84名,试给出一种分配生产桌子、椅子的工人的方案.25.(8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是△ABC外一点且∠ABD=60°,∠ADB=90°-第25题图∠BDC.求证:AC=BD+CD.26.(8分)已知方程组的解为非正数,为负数.(1)求的取值范围;(2)化简;(3)在的取值范围内,是最大的整数,是最小的整数,求的值;(4)在的取值范围内,当取何整数时,不等式的解为.27.(8分)下列句子是命题吗?若是,把它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

7、同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1)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多少度?(2)垂线段最短,对吗?(3)等角的补角相等.(4)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5)同旁内角互补.(6)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28.(8分)如图,已知平面内有两条直线AB、CD,且AB∥CD,P为一动点.第28题图9(1)当点P移动到AB、CD之间时,如图(1),这时∠P与∠A、∠C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P移动到AB的外侧时,如图(2),是否仍有(1)的结论?如果不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

8、你的猜想(不要求证明).(3)当点P移动到如图(3)的位置时,∠P与∠A、∠C又有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1)的结论来证明?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写出一种.9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C解析:解不等式,得由不等式的解集为,得2.D解析:的4倍与7的差即不小于,即,所以的4倍与7的差不小于可表示为3.B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4.A解析:5.B解析:()2+2=2+2=(2+1)2+12=10.故选B.6.A解析:由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可知,解得分两种情况讨论:①2为底边时,等腰三角形三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