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

ID:5181092

大小:12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26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_第1页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_第2页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_第3页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_第4页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09.11高考研讨会发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生物复习的误区及策略台州市教研室李世德高考生物的复习时间安排策略1.第一轮复习(10中旬至3月上旬)2.第二轮复习(3月上旬至5月下旬)3.考试应考策略(高考前)1.第一轮复习的策略误区1:按教材顺序加速复述教材内容恶果:缺少新意,学生不想听、不想记,即使教师有意新增的内容或突出的重点也由于学生没兴趣听、记而湮没在教师的“讲座”中(想想你听了一场讲座后能记住多少),结果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知道的也遗忘一部分。策略1:适当打破教材的知识顺序,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以便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知识结构。例如: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必修2的第三章、必修3的第二章都涉及

2、水的有关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细胞内水的来源与去路,联系代谢与细胞结构,内环境,水平衡的调节等,形成“水”的小专题。理由:高考考查的重点是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有新意可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增强记笔记的动力。缺点:由于打破了教材知识的顺序,学生预习等会无所适从,没有合适的教辅用书。措施:编写一本相应的第一轮复习教辅用书,把教科书、教辅用书和教师课堂教案统一在教辅用书中,克服课堂教学中教科书、教辅用书和课堂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误区2:复习平均用力(时间分配),缺少针对性(学生、高考)恶果:不能突出重点,复习效率低(如:内环境与稳态一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课时)策略2:每一小专题前安排【考点解

3、读】环节,该环节对近五年的浙江省理综高考试题(有些专题由于题量少,可补充近三年全国其他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该专题在浙江省理综高考中的地位,命题的题型,考查的方式,考查的知识点等等,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合理安排课时。理由:复习的目的是准备高考,因此第一轮复习前首先要研究《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什么?不考什么?其次再要研究历年的高考题,明确高考重点考什么知识,考查的方式是怎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安排课时,什么该拓展?什么该压缩?误区3:复习时基础知识一带而过(老师误假定学生都知道),追求难、偏。恶果: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确,出现错别字,专用术语和符号不

4、会写。策略3:每一小专题的每一课时前安排【知识储备】环节,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课本的重要基础知识进行整理,设计成“填空题形式”,供各位同学课前背诵默写,课堂抽查落实,以便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由:记忆类知识是高考的基础,记忆类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高考肯定考不好(拿不到该拿的分数)。问题:这些基础知识如何落实到每个学生误区4:以题目讲练为复习的主要形式恶果:知识散、乱,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考试时不能有效地从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学生自我复习时没有头绪。策略4:每一课时课堂教学开始后安排【知识体系构建】环节,这是教师上课的主板书,从该课时的核心知识点出发,对知识点进行扩散、辐射,扩散应

5、力求全面、系统,体现清晰的思路,理清本课时应包含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相关联系。该环节在教辅用书中留一定的空白页面,以保持学生对课时内容的新鲜感,并达到培养学生记笔记习惯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同学记笔记,利于同学以后复习.学生自主领悟。理由:书本知识会背诵,高考不一定能考好,因为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各位同学必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问题:如何落实每个学生记录知识网络并在以后的自我复习中利用知识网络。叶绿体与光合作用过程知识网络误区5:例题讲评时教师代替学生思考恶果:听听会懂,自己做就不会规范

6、,或碰到新类型题不会做策略5:例题出现后,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题目,2.设置思考题,3.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例题解析,4.即时跟踪(与例题相对应的姊妹题,多考虑变式)。理由:例题讲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提取题目的信息,以及学会如何有效地提取记忆库中有关知识和方法。问题:如何有效地选择适合学生和高考的例题例题1………………………………………………………………………………………………………例题解析……………………………………………………………………………………………………(该部分内容学生用书中有选择地被屏蔽,以保持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并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师生课堂对话的有效性的目的

7、。)预习思考1.………………………………2.………………………………(①与例题解析相对应,通过解析可以回答的;②建构知识系统、能力方面的,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③引导学生审题的,如:不同的问法、例题的变形题的比较;④指导答题技巧方面的,思考方向上的。等等。)即时跟踪…………………………………(例题的姊妹题1题)误区6:课时作业与学生实际和高考要求有脱节,过度追求难偏题。恶果:做无用功,影响学习信心,做过的做,不会做的始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