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55682
大小:69.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八数(上)计划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数(上)计划总结贵阳市xx~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校息烽县青山民族中学任课教师胡天军任教班级八(2)班任教学科数学xx年9月1日一、上学期成绩统计七(2)班平均分42及格率30%优分率6%低分率20%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主要教学内容勾股定理;实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四边形性质探索;位置的确定;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数据的代表;平面图形的镶嵌。教学目标及要求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
2、应用价值;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操作技能,增强审美意识;在利用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增强简单逻辑推理意识;经历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重难点及措施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操作技能,增强审美意识;在利用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增强
3、简单逻辑推理意识;经历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对以上重难点的突破,主要从平时的教学要求中去让学生得到锻炼,把问题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多动手和动用脑,避开老师包办代替的教学模式。班级成绩项目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而且学习自觉性欠佳,如果老师不盯紧的话,他们就基本是应付,学习较懒惰,只要遇上较难的题,就很不愿思考,怕吃苦。三、教学进度计划与实施作业布置周次教学内容起止页数次数题数作文(实验)次数实施情况备注1第一章第1至2节2-213次6题2第一章第3节,第二章第1节22-374次12题
4、3第二章第2至5节38-535次15题4第二章第6节54-673次5题5第三章第1至4节67-845次10题6第三章第5至6节,第四章第1节85-944次8题7第四章第1至4节95-1085次10题8第四章第4至6节109-1314次8题9第四章第7节,第五章第1节132-1484次8题10第五章第1至3节149-1705次10题11第五章第3节,第六章第1至2节171-1865次12题12第六章第3至5节187-2145次15题13第七章第1至2节215-2285次14题14第七章第3至6节229-2435次12题15第八章第1至2节2
5、44-2615次13题16第八章第3节及第八章复习262-2694次8题17第一轮总复习270-28018第二轮总复习及测试19第二轮总复习及测试202122四、培“优”助“困”计划一.思想方面。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二.采取的措施。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
6、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1.课上多让“困难”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2.优化备课,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做好培优补困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保证培优补困的效果。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
7、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周课时数5节学校审查意见年月日五、本学期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成绩统计低分率班级成项目质量分析及教学反思我的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引起我的高度重视。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
8、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中的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试验、猜想、探索、调整等合情推理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前者受到了重视,后者仍是数学教学中有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