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

ID:51610609

大小:717.86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3-26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_第1页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_第2页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_第3页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_第4页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母育学校夸美纽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母育学校》夸美纽斯主要思想 (一)尊重儿童《母育学校》的开篇就写到"儿童是无价之宝,是上帝灵魂之所在。"同时,儿童是比金银、珍宝更加珍贵的。成人应该热爱儿童,就像基督那样,不仅希望他自己作为塑造儿童天性的参与者,而且还把自己当作一种乐趣和爱好。(二)早期教育的价值 原因:1.谨慎、全面、科学地组织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防止不良恶习、粗鄙邪恶的种子进入儿童的心灵,同时可以预防人类的堕落,而且儿童在早期获得一些必要的初浅知识,可以为入学以后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坚实的基础。2.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振兴国家要从儿童教育始。 重要性和必要性:1.要培养儿童的德行、智慧和知识,必须经过专

2、门的教育活动,否则这些品质是不会自发地进入他们的心中。2.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是上帝赋予父母的职责所在。强调父母应当“殷勤教育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讨论”古。古代贤明的国王和智者等也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名段选读:所以,人在其身心最早形成的阶段中,就应当这样来塑造,使其成为终身应当的那样。)(三)母育学校的教育方法与原则 教育方法:1幼儿教育应当及早进行。2.运用对话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3.通过游戏实施教育。4.选取儿童比较感兴趣的寓言、故事等促进其语言和道德的发展。5.注意个体差异,避免试图用一种方法教导所有的学生。6.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逐步修改和

3、增加知识内容与深度。7.考虑教育时机,适时施教。 教学的原则:1.母育学校课程的组织实施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这是夸美纽斯在所有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2.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夸美纽斯认为感官是个体认识世界中最直观和有力的工具,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较低,很难用抽象思维去认识事物,因此感官作为直观的认识工具,在儿童认知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儿童六岁之前不应当进入公共学校,因为这时的儿童自理能力不强,需要更多的照顾和监护,同时其思维发展阶段还不足以去学习公共学校的课程内容。但是“儿童到达一定年龄后,就应当离开母亲,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4、。”(名段选读:当幼苗从种子长大后,就必须把它移植到果园之内,以利于成长和结果。同样,儿童在母亲胸怀中长大,现在他们的身心既有了力量,就应该按权宜之计把他们交托给老师。如此,他们便可以顺利地成长。)并且只有把握好入学时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对于“好的时机”(儿童进入小学的能力标志)有以下几点:1.真正获得在母育学校所应学会的东西。2.对问题有注意和辨别与判断的能力。3.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或愿望。 同时,夸美纽斯还对父母人员和引导儿童进入学校进行了指导,有以下几点1.鼓励儿童,使其明白进入学校是愉快的事情。2.激发儿童对知识的渴求。3.让儿童相信未来的教师是值得相信和爱戴的。专家点评1.

5、夸美纽斯教与学的要点是尊重自然、尊重儿童、信任儿童。他将教育活动与鸟的养育、园丁的种植等活动进行类比,主张教育应从自然界的种种运动中获得启示,即教育应当师法自然。这就意味着。儿童成长和教育活动存在其自身的自然规律,从而在理论上发现了成人对于儿童成长和儿童教育的任意妄为是错误的。2.《母育学校》是夸美纽斯的一部学前教育学著作,这不著作同样表现了夸美纽斯的教育哲学。但遗憾的是,我国教育学界往往将它误认为是教学论,从而忽视了它的教与学更是一种教育哲学,而且是比他提出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爱弥儿》作者:卢梭“教育的自然福音”性善论:由于上帝的恩赐,人类生而秉赋着自由、理性和良心,这便构成了善良的天性。

6、不仅如此,性善是人人所同,并不因人的贵贱而异。人的罪恶是后天残害所致,并非天性之过。主要思想(一)“把儿童看做儿童” 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特点:1.发育不成熟。儿童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处于尚待成熟的时期,儿童有不同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2.纯洁善良,儿童的天性出自造物主只收,包含有自爱、良心和感觉、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3.儿童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儿童的自由意志没有收到外在的限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而实现自由。要把“把儿童看做儿童”我们要做到:1.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其天性充分发展。2.相信儿童具有内在的发展潜能。3.不能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儿童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名段选读:要使孩

7、子们保持他们的天真,只有一个良好的办法,那就是:所有他周围的人都要尊重和爱护他们的天真。我时时刻刻要尽量地接近自然,以便使大自然赋予我的感官感到舒适,因为我深深相信,它的快乐和我的快乐愈相结合,我的快乐便愈真实。(二)自然教育理论什么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指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的教育,即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而实施的教育。理论依据:性善论1.自然教育的必要性卢梭从天性、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