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45385
大小:1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木鼓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鼓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木鼓歌》,从而表现出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2.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伴奏,并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木鼓歌》。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伴奏。教材分析这首歌曲表现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动人场面,同时也抒发了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颂。歌曲为一段体,羽调式。曲调明快、跳跃,具有舞蹈性节奏。八分附点节奏、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抑扬顿挫。歌
2、曲中具有劳动特点的节奏“”,仿佛再现了劳动中一领众和的情景,充分显示了佤族人民豪爽、粗犷的性格。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运用也突显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调式的游移是佤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标志,演唱歌曲时如果能在歌曲休止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并配以简单的舞步,会使演唱歌曲的气氛更加热烈。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欣赏《木鼓舞》视频,导入新课的学习。提问:人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人们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师: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佤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
3、木鼓分为一对,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佤族人民把制作木鼓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佤族人民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烈,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木鼓歌》就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景。2.学生谈欣赏视频后的感受。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听老师介绍,对木鼓舞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引入本课歌曲的学习。二、学唱歌曲1.初次聆听歌曲《木鼓歌》。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们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回答: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2.再次聆听歌曲《木鼓歌》。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木鼓咚咚响、
4、木鼓会唱歌、鼓声响四方、歌唱幸福生活……师:木鼓是佤族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之一,是由比较坚硬的木头制成,音色清脆、明亮。这首歌曲表现了佤族人民欢快歌舞,歌唱幸福生活的场面。3.《木鼓歌》歌曲学习。(1)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句学唱歌谱。①① 练习节奏:②2/4②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③学习歌曲第9—12小节的旋律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2/4④学习歌曲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唱准:后十六分节奏和弱拍上出现的八分附点音符。反复练习歌曲第9─18小节。⑤学习歌曲第19─28小节。唱
5、准歌曲第23─28小节中出现的四度音程和歌曲中的下滑音。(2)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谱。4.学习歌词。(1)学唱第一段歌词节奏,找出认为最难唱的地方。学生说出难唱的地方,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难点。(2)学唱第二段歌词节奏。(3)随《木鼓歌》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5.歌曲处理。(1)歌曲中的衬词,要唱得轻巧,唱出佤族民歌特有的韵味。结束句的演唱要先连后断,唱出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2)加入打击乐器伴奏。①学生分组设计伴奏形式,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等)为歌曲伴奏。②分组展示。(3)创编歌曲律动。分组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
6、曲。欣赏视频《木鼓歌》表演一起表演唱。(4)为歌曲设计、安排各种演唱形式,将这首歌曲唱得更动听。①学生采用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领唱、独唱加伴奏、独唱加伴舞、齐唱、对唱)。②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6.随《木鼓歌》伴奏演唱歌曲。三、课堂小结这首歌曲表现了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刻画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动人场景。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了伴奏,用多种形式演唱了歌曲,还为歌曲创编了简单的动作,提高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多了解
7、一些佤族民歌风格的歌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