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

ID:51542953

大小:3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2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_第1页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_第2页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_第3页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_第4页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上学期教学后记:夏家发教授解读<<纸船和风筝>>星期一的夜晚,万籁俱寂,好静谧。名师的一个字一个字,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放送到眼前。内心好踏实啊!非常盼望徐如松老师、李祖文老师,能够指点得更仔细些。低段的课,名师们示范得太少。是个急需探讨的方面。很多人好像觉得低段的课没有什么嚼头、上头,其实不然。低段的孩子们初次接触语文。这种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学界,对于低段教学似乎已经达成共识,就是要以识字为重点。这个重点的依据到底是什么?马老师要上的这篇课文,就是二上的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讲、用来读、用来传述的,讲、读、传述的主体

2、不是老师,而是学生。7、8岁的孩子,正是非常喜欢这样做的。幼儿园的小学化,已经坏了孩子们的胃口。带着对语文的抵触情绪,孩子们来到了小学。他们也许对语文有了一些成见,但还不是很深。我们知道,学前阶段,孩子们有序叙述故事的能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和积累。小学低段,正是需要继续发展这种能力。可是,汉语拼音和识字,一下子就硬生生地阻截这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篇课文,选得多好啊!有一点点瑕疵,我在上面改过来了。如第一句里的那个“是”,就多余了,可以删除。第一段最后一句,是一个“从字句”,可以删除“从”字,把流过放到“小熊”前面,往下流的“流”与家门口的“口”,就勉强押

3、韵,更上口。122013年上学期教学后记:有序地叙述事情,是一种基本的表达能力。这个童话故事,有两个人物,分别住在山顶和山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故事分为两个部分。“有一天”之前,是一个部分,说的是,松鼠和小熊是如何建立友谊的。“有一天”之后,是第二个部分,说的是,松鼠和小熊是如何闹矛盾,进而如何修复友谊的。作者的语言功力,让人佩服。两个部分用的句式高度相似。我把后面不相似的地方,稍微修改了一下,就更有利于低段孩子们模仿。大家可以把两个文本相互比对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不同。作者似乎意识到了孩子们的语言学习需求,刻意这么写的,非常难得的童话故事。我为什么要

4、做如此的修改,就是考虑到孩子们的语言学习需求我完全同意徐老师和李老师的意见。李祖文老师提出,应该把复述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李老师的建议非常好。复述就是读完故事后,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故事,然后说出来。这是非常自然的一种表达冲动。复述,不同于背诵。复述是一种非常好的语言与思维加工。复述,在这里,更接近,“自己讲故事”。“自己讲故事”,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就会有主动的思维和语言的加工。所以,李志远老师所指出的“感受、理解和体会”,才有了一种表达的形式。孩子们的感受、理解和体会,可以通过复述,表达出来。复述之前,有朗读和默读;复述之后,也得有朗

5、读和默读。为什么?复述之前的朗读和默读,是为复述提供素材、语篇、句式、词汇。复述之后的朗读和默读,者则是对复述的素材、语篇、句式、词汇,提供范本。122013年上学期教学后记:这个回环,是学生领悟课文语言秘妙的重要抓手。这就是玩味语言。或者说,操作语言。这样文本与孩子,就自然产生了关系。孩子们就自然进入了文本,文本也就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空间。借由朗读、默读、复述,文本与孩子们的这种频密互动,是孩子们领悟文本意图的必由之路。不同孩子,会有不同的复述,会有不同的遗憾。这真是教学的契机,也就是教学的目标、内容。弹性设计,是个热词,非常好!我们肯定要预设,但可

6、以是弹性的预设。低段的教学,尤其要讲究弹性预设。我完全赞同徐如松老师的建议,低段的课,一节课最好只有一个目标。那么,马老师的第二课时,其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如何围绕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和流程呢?低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是整合式,不能头绪太多。头绪多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也不利于组织教学,会加大有效学习的损耗。写字、朗读、默读、复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整合?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在朗读、默读、复述的过程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同时完成,而且必须同时完成。分开了,就无法完成,会成为一句空话。122013年上学期教学后记

7、:现在的问题是,那个识字写字,如何掺合进来。我曾经为这个问题非常伤脑筋,自己也纠结了很久。放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识字写字。为了不打搅孩子们开开心心地赏玩童话,恰当的选择是,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去完成识字写字。几乎所有的低段教材,都很强调识字写字。我们一线老师无权选择。高段似乎好一些。是的。第一节课,最好不要搞识字写字。读过几遍以后,可以请孩子们提出生字词,初步认识它们就可以了。第二节课,务必要安排时间来完成它。主要是写字任务。因为第一节和第二节课的行进中,孩子们会对生字词有所学习。比如,生字的意义,可以结合阅读和复述,在文中进行教学。第二

8、节课的识写,是巩固前期学习的成果,主要关注字形。可以探索这种办法如何做。我曾经与林乐珍老师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