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23693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摘要:为了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对1999-2006年来本院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进行治疗和随访,就病人的一般状态、疼痛、联带症状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详细的报道。关键词:颈椎病;中药;西药;牵引;按摩;治疗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635-02自1999-2006年,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配合牵引按摩手法治疗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
2、感神经型颈椎病共96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96例患者,均确诊为颈椎病。经患者同意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西药对照组27例,治疗组69例。96例患者中,男30例,女66例。年龄35〜69岁。神经根型32例,椎动脉型54例,交感神经型10例。病程6个月〜1年26例,1〜5年40例,5〜10年24例,10年以上6例。病程6个月〜1年26例,1〜5年40例,5〜10年24例,10年以上6例。临床表现颈肩部疼痛不适,前臂及手指麻木、持物或转头时加重32例,眩晕22
3、例,视物障碍11例,头痛或偏头痛20例,心动过速9例,心动过缓2例。均认真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均有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结果显示屈变度变直36例,钩椎关节增生26例,颈椎侧弯31例,反张3例。66例行颈椎CT扫描,结果示椎间盘膨出20例,椎间盘突出11例,后纵韧带钙化9例,钩椎关节增生26例。1.治疗方法2.1西药对照组均口服弥可保片,0.5mg,日1次,口服;芬必得胶囊,2粒,日2次,口服。中药治疗组均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黄20g,当归10g,赤芍15g,地龙10g,川<10g,红花10g,桃仁
4、10g;眩晕加天麻10g;视障碍加菊花15g;头痛或偏头痛去地龙加全蝎6g;心动过速者加生地10g,珍珠母15g。心动过缓者加党参15g,麦冬10go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两组病人口服药物的同时进行颈稚颌枕带牵引和手法治疗,15天为1个疗程。2.2颈椎颌枕带牵引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伸15度,牵引重量为3〜8kg,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min,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后,根据病情程度进行第2个疗程。以纠正小关节紊乱,改善椎间盘、钩椎关节与神经根或稚动脉的位置关系,解除压迫。2.3手
5、法治疗运用按摩手法中的揉法、拿法、攘法、理筋法、弹拨法等。施术时,先用揉、掖法使颈部放松,并解除病变周围的肌肉痉挛,然后用弹拨法解除粘连,再用理筋法、拿法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有手臂窜麻者或疼痛者,点按风池、肩井等穴各lmin,由轻渐重,再由重渐轻。头晕、头痛者,点按风池、大椎、四神聪、百会等穴位各lmin,手法同上。3.治疗结果1.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效:临
6、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3.2结果96例均于1个疗程结束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对比西药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4.讨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国传统医学“项强”、“眩晕”、“痹证”等范畴。其中颈部慢性劳损及颈椎退行性变是主要因素。椎闻盘、椎体及椎间小关节的退行性变使椎间盘变扁,椎间隙狭窄,横突间距缩短,从而产生骨或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碉引起的各种症状。
7、近年来研究发现,全血黏度增高是造成颈椎退行性眩晕的重要原因,全血黏度的改善可促使眩晕症状改善,好转或消失。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气滞血瘀、经络不畅为本病的主要成因。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生黄英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红花、桃仁、当归、川苇、赤芍起活血祛瘀的功效。地龙起通经活络的功效。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去通络。根据临床表现加减使用,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均有明显治疗效果。按摩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等作用。颈椎牵引可以调整椎体及小关节的位置,增大椎间隙及
8、横突孔间距,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改善椎间盘、钩椎关节与神经根或椎动脉之间的位置关系,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按摩手法切忌粗暴松解局部肌肉软组织手法要轻柔、舒缓,术者一定要熟悉颈椎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