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66923
大小:386.0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3
《论语-述而篇第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述而篇第七》此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讲究,听到合乎道义的事却不能身体力行,有缺点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解读从这一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孔子对学习的本质的认识,他所忧虑的其实就是生命的成长问题。修德,讲的是道德修养问题,需要日日精进、持之以恒;讲学,说的是学习的内容要不断的实践、温故而知新;徙义则是活学活用、知识迁移的问题;改不善就是在好的方面日日精进的基础上,从不好的方面查找自
2、己的不足,一点一点地改进。孔子的人生目标是不断地完善自己,做一个全人。从孔子的思想体系来看,有人说这一章说的是“仁智义勇”四项美德,也是有道理的。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个明白而又不能弄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方面的知识,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方面的知识,我就不再教他了。”【说明】朱子注,“愤”是心求通而未得,“悱”是口欲言而未能。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后世有很深刻的影响。但后人也片面的
3、理解了“启发”的问题,教学中实施启发需要恰当的时机,需要老师熟悉和了解学生,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启发的前提是师生都在情境之中,不是今天的强硬启发。古人对学习很注重学、思、悟,“学”“思”是启发的前提,“悟”是启发的结果。善教的人启之待时,因势而导;善学的人思而能悟,悟而能得,博能返约。【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为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译文】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任用就收起自己的主张,只有
4、我和你能做到这样的”子路说:“您若统率三军,会找谁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而步行过河,这样死也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共事的。一定要用遇事慎重,好用谋略而成功的人。”【说明】用舍行藏需要一个人的不断学习和修养,既需要有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具有超脱的心境。那些怀才不遇的人之所以不遇与这样的心境缺失有关。这一章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的情感表达,孔子与颜渊是心灵的知己,而子路自知学问不及颜回,于是便以己长想博得老师的喜爱和认同。但孔子却告诉子路,他愿意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共事,单纯的勇敢他是不赞成的。”【原文
5、】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通过正路而求得,即使是从事低贱行业,我也愿意做。如果不符合正路的财富即使可求,我也愿意遵从我走正路的所好。”【解读】古语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正道来的钱财,即使地位低贱也会心安。不走正道、不择手段得来的钱财,内心总会不安。孔子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赚钱,而不要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执鞭之士有人解释为把守城门的人,也有人解释为为王侯开路的人。具体指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只是代表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尽管社会地位递减,但
6、通过这样的工作赚钱,是正途得来的,所以就应该愿意去做。【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译文】孔子说:“奢侈浪费就会不傲慢,节俭就会过于简陋。与其傲慢还不如简陋一些。【解读】孔子的意思还是围绕着礼的要求来说的,过分的铺张会目中无人,就有越礼的嫌疑,过分的节俭虽然也达不到礼的要求,但总比越礼要好些。涉及了两难之中的选择问题了。【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的心胸狭窄经常忧愁。”【解读】君子看大局,小人只是关注个人的喜怒哀乐,所以两种人生状态表现
7、了不一样的格局与气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