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

ID:51442013

大小:331.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3-22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_第1页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_第2页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_第3页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_第4页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一、庄子其人及思想二、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参考书目: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一、庄子其人及思想庄子,战国中期人,与孟子同时,但年少于孟子二十余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南华真经》)。庄子的思想和行为放诞,老子所谓“正言若反”,即正言合于道而反于俗。庄子不同于世俗之人,他的言论有异于流俗之论。从此意义上来说,庄子是一个狂人,他的言论是狂言。庄子生活贫困,曾向人借米度日。他有做官的机会,楚威王曾派人带了重金,请他去做

2、相,但他不愿意。他看破世俗的富贵权势:一是不自由,而任人宰割;二是获取富贵权势,很卑贱屈辱。《庄子·列御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悦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cuó)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能透视仁义的虚伪性。仁义之道往往为大盗所盗取,成为实现私利的工具(打着仁义的幌子,行其不仁不义之实)。《庄子·胠箧》: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

3、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死生亦大矣”,在俗人眼中,生和死是人生中最大的变化,他们悦生恶死,有一系列的礼仪迎接生命的到来、送别生命的结束。可庄子不同,他勘破生死,对于这些礼仪相当蔑视。《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鼓盆(瓦缶,古时乐器)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齐生死,纵浪于大化之中,安于变化,任于变化,不喜亦不惧,所谓“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二、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人的存在受到各种限制,人是有限的存在者。与天地万物等存在者不同的是,人能

4、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且自觉地追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人是一特殊的存在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谓之“此在”。本性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其存在的限制,万物的本性各不相同,所谓性分。《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嘘以湿(以湿气相吹),相濡以沫(以沫相润湿),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在江湖中彼此相忘。江湖是鱼的自得之场,自得即本性得以实现。在江湖中,鱼任性适情,自由逍遥。因为舒适,所以彼此相忘(不需要相互救助)。现在,泉水干涸,自得之场破坏,鱼陷入生存的困境中,彼此不能相忘,迫切需要仁义来相互救助(互相吐水沫润湿以延续生命)。《庄子·达生》:忘足,

5、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舒适才能忘,忘是对舒适自由的描述。《大宗师》: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在一个大道流行的理想状态中,人人自由舒适,因而彼此相忘。在理想状态崩坏而大道废弃时,人陷入生存的困境中,才不能相忘,彼此迫切需要仁义来救助。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即表明仁义是衰世的产物。台湾著名学者牟宗三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没有道术的时代,所以大家都不能相忘,都找麻烦,我给你麻烦,你给我麻烦。笔者的父母弟妹皆生活在穷困的乡村。平时,如果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我们各自忙各自的,没有往来,彼此相忘而不施行孝悌慈爱。一旦父母弟

6、妹在农村陷入困境,我们就不能相忘了,电话不断,来往频繁,迫切需要孝悌慈爱来救助和爱护。因为舒适,所以能彼此相忘;只有彼此相忘,才能舒适自由。莫计平生伤往事,江湖烟雾好相忘。(徐复观诗)《逍遥游》中,大鹏与蜩、学鸠,虽有大小不同的形体差异,但只要安于本性、顺于本性,即能获得自由,而无小无大。晋人郭象说: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庄子注》)《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夫以形相对,则大山大于秋毫也;若各据其性分,

7、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大山不独大其大矣。若以性足为大,则天下之足未有过于秋毫也。其性足者为小,则虽大山亦可称小矣。故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大山为小,则天下无大矣;秋毫为大,则天下无小也。无小无大,无寿无夭,是以蟪蛄不羡大椿,而欣然自得;斥鷃(yàn)不贵天池,而荣愿以足。苟足于天然,而安其性命,故虽天地未足为寿,而与我并生;万物未足为异,而与我同得。则天地之生,又何不并万物之得,又何不一哉?不幸的是,小的不安本分,羡慕大的;大的看不起小的,又羡慕更大的,要突破自己的性分。《庄子·

8、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中之蛙应安于所限,只要知道井中之事即可。如果它羡慕大海而想突破限制,则将深深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