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精神自由.doc

论庄子的精神自由.doc

ID:59320723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论庄子的精神自由.doc_第1页
论庄子的精神自由.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庄子的精神自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庄子的精神自由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名周,字子休。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历史上对于其本人的记载不过寥寥数句。“庄子者,宋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

2、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但是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哲学思想体系,被后世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其本人和他的门人弟子及后世学者著有《庄子》一书,更成为道家经典之一。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臣不能器之”,可见《庄子》一书别具一格,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在汉代已经很流行,但影响还不大。汉代经学随汉代的统治衰微以后,《庄子》在魏晋时代就开始盛行起来,被玄学家尊为经典“三玄”之一,许多人都研究它,注释

3、它,扩大了它在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唐代道教盛行,与《老子》并称“老庄”的《庄子》也是身价倍增,被尊为《南华真经》,受到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特别是画家的欣赏和崇拜。历史上如唐代的李白,宋代苏东坡,清代曹雪芹都深受庄子的影响。近现代的一些思想家都对《庄子》又很高的评价。例如,鲁迅说《庄子》一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顾颉刚说在战国时代《庄子》是最高的哲学表现,《楚辞》是最高的文学表现。纵观《庄子》一书,我们不难发现庄子并不研究宇宙的本原问题,也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只是追求自己的精神自由。他所讲的道,实际是讲艺术精神,追求美,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哲学

4、的核心。自由思想是庄子的核心思想,渗透在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等各篇中,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而其所提倡的“德”又是与儒家所讲的“德”是不同的,其《齐物论》中所言“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可见,庄子的

5、境界是脱离了世间的束缚的,不为形体所累。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

6、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从审美的角度看,庄子的自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他的逍遥游是达到审美境界的途径。正如叶朗所说:“在先秦哲学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意味。”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自由超脱的。她追求的是一种“无待”之境,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状态。它描写的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而无待逍遥的“圣人”寄托了他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庄子讲精神自由,是主张超越一切局限。他称那种思维方式“拘墟”,比喻为井底之蛙,用现代话说,就是局限性。他要以道观天下,要摆脱任何束缚。这些束缚包括人间所有的思想顾虑。他认为,儒家提倡仁义道德,就是给人一种精神束缚。按人的本性本来应该这样做,因为有了仁义,人们就要

7、考虑如何做才符合仁义道德,这样一来,人就不能按自己本来的想法做,处处要以仁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法则。因此庄子认为仁义破坏或摧残了人的本性。毁誉也是人们比较普遍的思想负担。人们总是不太了解自己,经常要通过周围人们的反映来认识自己,如果大家说,就认为自己做得对;如果大家反对,就是自己错了,就要纠正。于是做什事都要看大家的反映,自己的精神就不能自由。正可谓“举世而喻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世间的毁誉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当然更不会成为精神负担。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都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