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ID:51291479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0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1页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2页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3页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耍】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益赛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为(30.2±5.1)mm/h,C-反应蛋白(2.1±0.8)mg/L,类风湿因子(44.7±13.9)IU/ml优于对照组的(45.8±5.2)mm/h,(3.3±0.7)mg/L,(69.2±17.9)IU/ml;观察

2、组ACR20有36例(65.5%),ACR50有20例(36.4%)和ACR70有4例(7.3%)优于对照组14例(28.0%),9例(1&0%)和1例(1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益赛普;甲氨蝶吟;类风湿关节炎DOT: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38RA是临床上的一种以周围关节炎症为主的多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出现的儿率为0.32%〜0.35%,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和反复性,患者不但长期

3、忍受疼痛的折磨,还可能造成关节畸形和残疾,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因此早期积极治疗非常重要[1]。木文以木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吟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肺肝肾筹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以及对所用药物有过敏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8.2±7.2)岁,病程1.0〜&5年,平均病程(

4、2.2±2.5)年;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8土7.5)岁,病程1.0-8.9年,平均病程(2.8土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吟治疗,具体用法:口服甲氨蝶吟,1次/周,7.5〜15.0mg/次,治疗周期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赛普治疗,具体用法:甲氨蝶吟用法和对照组一样,皮下注射益赛普,2次/周[2],注射25mg/次,治疗周期12周。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数、及握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记录分析

5、,并对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卩)、类风湿因子(BF)进行对比。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ACR20、ACR50和ACR70评价治疗疗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对照组晨僵时间(1.2±0.4)h,疼痛指数(1.8土0.5)、肿胀数(9・3±2.2)个,握力(133.2土36.8)mmHg(1mmHg=O.133kPa);观察组晨僵时间(0・7±0.4

6、)h,疼痛指数(1・4±0.2)、肿胀数(1.6±0.3)个,握力(158.1土38.8)mmHg,治疗后,两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o2.2实验室指标比较对照组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为(85.3土8.2)mm/h,C-反应蛋白(4.4土1.7)mg/L,类风湿因子(211.5±40.5)IU/ml,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为(45.8±5.2)inin/h,C-反应蛋白(3.3土0.7)mg/L,类风湿因子(69・2±17・9)TU/ml;观察组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为(84.9土8.3)mm/h,C-反应蛋白(4.5±1.8)mg/L,

7、类风湿因子(209.5±42.5)IU/ml,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为(30.2土5.1)min/h,C-反应蛋白(2.1+0.8)mg/L,类风湿因了(44.7±13.9)TU/ml;治疗后,两组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治疗后1周的疗效评价对照组ACR20的有14例(28.0%),ACR50的有9例(18.0%)和ACR70的有1例(18.2%);观察组ACR20的有36例(65.5%),ACR50的有20例(36.4%)和ACR70的有4例(7.3%)。观察组ACR20、ACR50和ACR7

8、0疗效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