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

ID:51250131

大小:2.54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_第1页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_第2页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_第3页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_第4页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2卷第l期2015年2月化工设置与管道PROCESSEQUIPMENT&PlPINGVbl.52No.1Feb.2015·单元设备·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毛航,王珂,王永庆,刘彤,刘敏珊(郑州大学河南省过程传热与节能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2)摘要:分析了百叶窗翅片式微通道换热器的优缺点,以凡/2、角度口为输入变量,空气侧最小压降和最大换热量为输出优化目标,运用cFD软件Ansys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导入ModeFRONTIER优化软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采用1.5~1.7

2、mm的~2、24。~26。的开窗角度口时,空气侧压降及换热性能达到最佳组合。关键词:百叶窗翅片;微通道;响应面分析法:多目标优化中图分类号:TQ050.3:T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28l(2015)01.0023.005微通道平行流式冷凝器因其具有结构紧凑、表面传热系数大等优点,从而成为目前汽车空调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冷凝器⋯。微通道平行流式冷凝器的翅片形式有多种多样,其中百叶窗翅片是目前公认的具有强化传热性的翅片,并且近年来又被逐渐应用到蒸发器、家用空调等领域【2】。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中,空气侧热阻占整个

3、换热系统热阻的主要部分,而百叶窗翅片结构和几何尺寸对于空气侧换热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对百叶窗的结构做出优化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口]。对于百叶窗式微通道换热器,不同的翅片间距、厚度、角度等都将影响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性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实验,选择较佳的翅片结构。但是,这样的方法比较盲目,并不能得出各个结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也无法在各个变量的权衡中得出最优结构。关于翅片的结构优化涉及多个设计变量及多个优化目标。普通的cAE分析需要人工修改设计变量值和结构尺寸,并再次计算,每一次的计算结果也需要人工主观的分

4、析和判断,而下一次计算需要重新手动修改参数再做计算,如图1所示。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4刮软件modeFRONTIER与Ansys进行耦合计算。首先在worl出ench中创建模型,并在其中将关键部分的几何模型,如二分之一翅片间距、角度等这些变量参数化,作为一种可控参数方便后续的自动修改。模型建立完成后,使用mesh对模型进行划分网格,并使用fluent设定计算模型、边界条件、求解算法等。单个模型计算完成后,将结果输出给ModeFRONTIER,它会按照设定好的优化目标进行自动分析,并给出下一次计算的结构方案,通过链接关系将新结构

5、输入给Ansys,并在其中自动完成模型修改,进行下一个新结构的计算,如此往复。初始设计·T作量缔jj1.责箸蟊磊;仿真模拟<:YJ』结果评估修改U令</余产。方案能得到评估图1传统的设计流程Fig.1Theprocessof缸aditionaldesign1物理建模1.1物理模型及网格根据周期性和对称性原则,可将换热器简化计收稿日期:2014—10一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6163:No51476147)作者简介:毛航(1990一)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过程传热与节能研究。化工设■与一■

6、第52卷第1期算,模型如图2所示。主要几何参数有蜀喝气,,是=1.5£,,翅片间距‘,角度日,百叶窗间距三。,文中将剐2以及角度臼参数化。E主之窆∥∥≥置红—空.\NNNN.笠土{臣r苗r———尹t_『寸——————_1到1图2气冷器和百叶窗结构图Fig.2Thestmctureofaircoolerandlouveredfins1.2数值模拟方法采用三维不可压、层流流动、稳态的控制方程,翅片与流体之间耦合计算。控制方程如下:连续性方程:亟拿盟:o吼: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毒胁肌卜苦@毒卜詈ox;ox:ax;0x;昙。扰,丁):

7、要(主要)呶ioxIcDoxi采用SIMPLEC算法解决速度和压力的藕合问题,用二截迎风格式进行离散,残差设为10~。2ModeFRoNTIER的优化流程2.1建立流程实际工程问题很少是单一目标优化问题,例如本文中研究的问题,既希望空气侧阻力小,又希望换热能力尽可能的大,这就是有两个优化目标的问题,但实际中很难同时满足两个目标,所以需要在二者之间做权衡。优化模型的三要素是设计变量、目标变量和约束条件。本文的设计变量包括列2、p;目标变量有最大换热能力、最小阻力;约束条件是设计变量的赋值范围以及目标变量的许可范围。在modeFR

8、ONTIER通过节点加线条的方法搭建起来的优化运行流程图。本文中有两个变量,列2、目,这是优化设计的两个不确定变量,每个变量都有自己的定义域,其定义域必须满足工程可取范围,并且给定变量的变化步长。列2从1mm到2mm,步长O.1;百叶窗翅片角度日从220到35。,步长lo。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