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

ID:51203992

大小:7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20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_第1页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_第2页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_第3页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_第4页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实践与思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的 理论、实践与思考同安一中黄献磅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1.教学设计的系统性2.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3.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4.教学设计的具体性1.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并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因此将系统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方法是教学设计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与实践者所取得的共识。无论是宏观教学设计,还是微观教学设计,都强调系统方法的运用。2.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教学设计作为设计科学的子范畴,它既有一般设计活动的基本

2、特征,同时由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丰富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设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3.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学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往往用流程图的线性程序来表现,需要按照既定的环节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然而,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例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特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结果评价方法,同样,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评价反过来又促使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和策略。因此,在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有时甚至要根据需要调整分析与设计的环节,要在参考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式。4.教学设计的具体性教学设计是针对解

3、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与方法,即是要解决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形成一个优化学习的教学系统。因此,教学设计过程是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也是十分具体的。由此可见,教学设计项目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各方面人员的协同工作,如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包括教师)、媒体设计人员等。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程序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反馈性原则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

4、,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

5、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4.反馈性原则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教学设计。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2.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3.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

6、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即“学会了什么”及“什么还没学会”。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对各学科教案的设计,都有一个基本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达到了基本要求之后,要写出学科特色和个人的教学风格来。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及演示文稿.ppt)、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阶段设计意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教案设计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五、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是客观规

7、律。不管任课教师是否认可这5个环节,在教案中写与不写这5个环节,教案中这5个环节的名称如何变化,在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5个环节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1.五个环节(1)复习提问:(2~5分钟)主要目的: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复习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设计为与本节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引入新课)。1.五个环节(2)引入新课:(1~2分钟)手法与实例:①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自然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