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

ID:5114664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_第1页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_第2页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_第3页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_第4页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载)浅谈优生培养的策略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3年11月,喜讯频传:我校欧阳扬同学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中勇夺金牌,并提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作为江西唯一代表进入国家集训队;郭晨同学在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铜牌,这是赣州市历史上第一块物理奖牌;在全国高中学生物理联赛中,我校获江西赛区团体二等奖。一直以来,学校都认为,重点中学教育既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要注重对特优生的培养,为高校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特优生在促进学风、校风建设以及提升学校知名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进行优生的培养呢?下面谈一谈我

2、校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一、运用“共生效应”,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一个“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根据这一原理,在优生培养上应培养造就一个优生群体,形成优生优培的良好氛围,形成群英荟萃的精英班或实验班,形成比学赶超、群雄逐鹿的氛围。实践证明,“单苗培植”,拼命抓某个学生的方法难以奏效,“水涨船高”,在大面积的“高产田”

3、里方能培植出好苗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从来不锁定某个或某几个尖子生而是努力培养并造就一个尖子生群体,因此形成了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效果也在每次统考中逐一体现。二、平时的谈话中渗透“自信,智慧,沉稳”的力量,引导学生自信沉稳智慧的通过高考。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找优生谈话,不断给优生积极的暗示,挖掘优生的内在潜力,调动优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培养优生足够的自信。领袖的第一个共性是沉稳,一个人如果沉稳,他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比较缜密、谨缜、专业

4、、完美。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和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些风浪。遇到危机,是镇定应对、反败为胜,还是惊慌失措、怨天尤人,取决于是否拥有沉稳的心态。因此我们师生在平常的教学与交流中都特别重视这一点,并相互提醒。智慧既是西方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东方人的人生理想。这里所说的智慧含为人处事的智慧,学习的智慧,遇事灵活处理的智慧。优生都很聪明,父母亲也都很优秀,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多与父母交流,在校定期组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提高与丰富他们的智慧。三、创设适当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5、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悬念,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这是我校在培养优生方面提倡的“十个给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遵循当今先进的学习能力学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是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绩,从而取得成就感,进而培养起学科兴趣。成就感越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越强,这是优生成长的规

6、律。为此,我们的教学必须还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重视优生的培养,每次统考后我们会定期召开分析会,提出下一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班级的统筹安排,会后每科任老师将本学科下一阶段的安排张贴到班上以便于学生安排复习进程。任课老师在培养优生方面,首先明白该科目对该优生是优势还是劣势科目。若总分比较好,该科目又是学生的强项,我们就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这一学科的优势,给该同学以更大的信心,进一步鼓励他在这一学科冒尖,提高他这一门学科对总分的贡献,若总分比较好但这一学科相对来说比较弱,我们就从思想上让该生感受到该学科的重要性,不要有畏难

7、情绪。总之,因材施教,要单独布置作业,单独制卷考查,要注意检测、反馈,要有鼓励的评语且持之以恒,三年如一日,要增加得分点,不该错的题不能错,该得的分一分也不能丢。多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启迪思维,多做心理、应试能力的辅导。四.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优化“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可将“优生”在班上特殊化,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其次。要培养优生抗挫进取能力老师要有意识的提供机会,创造情境,使优生感受挫折,培养优生抗挫能力。要给优生创造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去面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