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

ID:50960207

大小:2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6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_第1页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_第2页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_第3页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_第4页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高二(上)沪教版(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一))学生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高二辅导科目:数学课时数:3课题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教学目的1、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2、会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整除问题及郑明明某些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3、领会“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教学内容【知识梳理】  知识点1归纳法的定义及分类1.什么是归纳法?2.归纳法分为和逐部考察某个事例的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做完全归纳法考察某个事例的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注意】(1)归纳法属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它推断出的结论有时正确有时不一定正确(除完全归纳法推出的结论是正确外)。这种推理虽然不严谨,有时

2、会推测错误的结论,但它却是探索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的重要途径。(2)归纳法的推理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列举若干个事实,并对列举出的结论进行概括后,进一步对问题的一般性结论做猜测。知识点2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有哪几步?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有效推理方法,它的步骤是:【注意】(1)数学归纳法研究的对象仅限于于自然数有关的的数学命题,如等式的证明,整出性问题等,这些有关的命题都能用数学归纳法。(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缺少第一步则缺少了递推的基础,但仅靠第一步不能说明结论的普遍性;证明了第二步就获得了递推的根据,只有两步结

3、论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出命题正确的普遍性结论。(3)在第一步中,n取第一值,不一定,而是使命题成立的自然数中最小的那个值.(4)在由归纳假设推证,命题成立过程中目标是“拼凑”出适合归纳假设的结构形式。知识点3数学归纳法的应用1.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问题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某些整除问题两个整数(或两个整式)相除,当余数(或余式)为零时,这就是整除问题,如果它和正整数有关的问题,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解决。-7-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被13整除。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比数列问题知识点4归纳—猜想—论证许多问题的结论往往不是现成给出的,而是需要通过探索、猜想、归纳得出

4、的。为了说明结论的正确性,还应当对所得的结论作严格的论证。【典型例题分析】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则从k到k+1时,左式要添的项是()(A)(B)(C)(D)(2)则从k到k+1时,右式要添的项是(A)(B)(C)(D)变式练习: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验证成立时,左边所得的项为()A.1B.1+C.D.2、数列中,,则数列的前5项为,猜想它的通项公式是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7-变式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被13整除。例4、(1)数列满足,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时数列的前n项和,对于,满足。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例5、再数列

5、中,已知成等比数列,而成等差数列,且(1)求(2)猜想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课堂小练】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7-,则从k到k+1时,左边所要添加的项是()A.B.C.D.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为正奇数时,能被整除”第二步的归纳假设应写成()A.假设正确,再推正确;B.假设正确,再推正确;C.假设正确,再推正确;D.假设正确,再推正确.3、猜想1=1,1-4=-(1+2),1-4+9=1+2+3,…的第n个式子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是31的倍数”时,时的原式是,从到时需添加的项是。5、数列满足,先计算前4项后,猜想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课堂总结

6、】1、数学归纳法的步骤?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最难的是哪个步骤?我们应该怎么做?【课后练习】1、(1)计算: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2)猜想:______________(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4、求证:对于整数时,能被133整除.-7-5、若,求证:.6、若,且,求证:.7、是否存在自然数,使得对于任意都能被整除,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