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认识.doc

导学案的认识.doc

ID:5094054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导学案的认识.doc_第1页
导学案的认识.doc_第2页
导学案的认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的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对导学案的认识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设计导学案,用导学案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的导学案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

2、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2.1“导学案”的设计的总体要求: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考虑到层次,考虑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

3、特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思考题,“扶优扶强”。        2.2“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3“导学案”设计的具体要求:淤“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于“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盂“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榆“导学案”应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虞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2.4“导学案”设计的注意事项:淤学案中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于在学案设计中要考虑学生是主角,通过学案创造“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参与”的机会,还课堂于学生,且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盂学案问题要有坡度,要考虑每个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榆学案要突出交互参与,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有序、良性的循环,共享信息资源,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的结合。        3导

5、学案设计的立足点        3.1课前预习,导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大声朗读可以默读,形式不拘,不过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查阅教材、有关资料、工具书;也可同桌讨论,完成学案中的自学内容;还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带着导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3.2课堂交流,合作探究———立足于学生的多元思维。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6、既要有难度,又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同时做到尊重学生的多元思维和个性化理解。        3.3课堂检测,巩固所学———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文本学习要点采用“课堂反馈练习”进行巩固,看“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导学案的最大特色,改变了我们过去课堂是只讲不练,效果未知的课堂特点。但是在检测题的设计上,不仅要把握知识要点,落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        3.4拓展探究,课外延伸———立足于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拓展点要凸现探究学习的特点,进行比

7、较分析、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等等。课后的延伸,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创新。        4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4.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包括:课时数、课题名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4.2学习准备。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落实、学习方法指导、课文写作背景、课文内容自主阅读理解。        4.3自主学习。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答案基本上在课文中能够找到,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4合作探究,与课文有关的一些比较难一点核心的问题。要注重知其然

8、和知其所以然。这类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4.5巩固拓展,能够巩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注重题型和提问的方式变化多样,或找与课文有关或有密切关系的美文来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