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22667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探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相关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相关问题摘要:影响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因索较多,涉及面较宽,简单的套用现行规范难以设计出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木文着重探讨了沥青路面设计屮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用来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和管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保证行车安全。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设计;问题屮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交通量预测1.1现存问题1)交通站观测资料严重失真,且无轴载调查资料,使路面设计失去可靠的依据。2)交通增长率的确定比较随意。3)代表车型的选定各不相同。对同一条路,不同的
2、代表车型选定结果可导致计算累积轴次相差数倍。超载和实载率的影响参数缺少本地研究资料,参数无法确定。4)以上问题导致路面结构计算变成了数字游戏,没有意义,对路面建成后的使用寿命无法正确判断。1.2解决方案管理部门应加大投入,严格管理,保证交调站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增设部分轴载仪长年实测累积轴次数据,委托科研部门作对比分析研究,以便给出本地区真实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车型、增长率等相关数据,供设计部门参考使用。2设计中的力学问题2.1土基模量土基模量的确定与路基填料、压实质量、路基高度、实测季节等多种因素相关,相对准确的方法是在路基工程交工
3、验收后.通过路基顶面的现场承载板实测数据确定。但普通公路的建设工期、建设程序无法做到,仍需在设计前预估土基模量,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本地区研究资料做指导。2.2季节系数各地区的季节系数差别较大,应由管理部门牵头进行多年的实测研究,才能给出本地区参考数据,用以指导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2.3设计指标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对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三四级公路以路表面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而这些设计指标的计算和确定都要以作用于该条道路路上的各种车型的轴载为依据,
4、通行的车辆轴载大小对路血结构组合及各结构层的厚度起决定性的作用,设计的路面结构以能抵抗车辆在道路使用寿命周期内的疲劳作用,轴载的调查与计算工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轴载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需加入预估的一个短期大轴载。预估的短周期应为路面建成后的2~3a,预估的大轴载应为比路面设计时调查的最大轴载要大的轴载。同时项目设计期间的轴载调查数据,也应与项冃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临时性的大轴载交通,如修建高速公路运送水泥等材料的重载交通、国家输变电线路建设运输铁塔等材料的重载交通,在轴载调查时发生,在道路建设末期将终止,対于这类大
5、轴载数据应予以剔除。把实地调查的轴载根据以设计指标的不同换算为标准轴载计算出当量轴次,确定道路的交通等级。2.4沥青面层的结构层次组合省内技术政策规定二级公路的沥青面层采用3cm+4cin沥青混凝土的结构组合,比起儿年前的2cm+3cm结构是一个进步,但因表面层3mm沥青混凝土如严格按规范建议,只能选用AC10型,级配过细,无法兼顾以后的加铺维修工作。这一结构选择的原因是在投资受限的情况下还要兼顾平整度指标。普通公路的设计时速为60~80km/h,过高的路表平整度要求没有必要,并且现在基层普遍采用厂拌机摊工艺,平整度并非主要矛盾。建议
6、采用单层式6cni厚沥青混凝土,既可降低造价,利于以后加舖,又可减少层次组合、避免薄层沥青结合面的滑动。如有条件,可增设lcm厚的下封层,既可密水,又可增强层间连接。3地产材料的利用由于砂砾、碎石资源的馈乏,近年普遍提倡地产材料、工业废料的利用。鉴于稳定土类材料用做上基层的失败教训较多,建议上基层仍采用水泥稳定粒料类材料。由于现时新建路面结构普遍采用双基层,故下基层采用地产材料有着广阔的空间,但是简单地认为利用地产材料、工业废料就会降低造价,则是一个误区。由于增加了一种施工工艺和运输、扬尘等影响,可能带来造价升高、工期延长等问题。采用
7、地产材料的好处主要是基于环保、缓解建设高峰期料源紧张等方面的考虑,管理部门、设计部门需充分认识到这点。4设计应对方案4.1柔性基层结构路面的采用新建路面采用柔性结构增加投资较大,冃前普通公路仍难以承受。补强路血采用柔性结构增加投资有限,应积极采用。从技术上讲,进人大修期的旧路实测路表弯沉往往已超过其容许弯沉值,根据容许弯沉值的定义,可以认为旧路半刚性基层疲劳破坏后,已退化为柔性基层,按柔性结构理论补强与实际情况吻合。按柔性结构补强设计,一般会形成包括旧路而层在内的总厚度20cm以上的沥青混凝土层,对路面的耐久性、对下一周期的维修方案确
8、定都比较有利。从经济性上讲,按柔性结构计算的补强厚度一般不人,而按半刚性结构计算补强厚度时,往往计算厚度仅需5〜10cm时,也从施工最小层厚方面考虑。人为的将补强基层厚度设计为18-20cm,总体而言造价节约有限。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