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ID:50908117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5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内容摘要2一、新世纪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创新人才3二、高职院校教育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4(一)树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4(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营造创造性环境4(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5(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5(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5三、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一)优化课堂理论教学方法5(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6(三)利用计算机网络6(四)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五)以提高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为指导,优化实践教学环节6(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2、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7结论8【参考文献】8内容摘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国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大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养成学生较高的创新意识,站在新的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实践能力谈高职院校学生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1世纪“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它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形成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不断创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一、新世纪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创新人才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在产业领域,研究、开发、

4、设计、制造、运行、营销及管理等每个环节中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集约化、虚拟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工业工程化成为这个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集约化或微型化使我们可以从分子、原子层面去研究、设计新材料,控制其结构,改变其性能,使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强度更大、柔性更好。虚拟化使三维图象重建和信息远程快速传递成为现实,从而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设计、加工、装配控制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集成化使产品的集成程度更高,其功能、性能和质量日臻完美。智能化已经使通信、医疗、环保等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工业工

5、程化使技术与管理的结合、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顶尖人员保持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蓝领人员迅速减少,白领人员数量和比例大大增加,内部分工越来越复杂,对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人文的结合、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强烈。这对人员的创新能力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在产业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也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在21世纪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发展不仅改变了经济的运作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跨国公司和几个人的小公司共同

6、存在;自由职业者大大增加,在家的办公族应运产生;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交流和交易越来越少地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面对面的管理更多地被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的远距离的管理所代替;世界各国经济、传统、文化的相互浸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要求一般工作人员也必须学会学习。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为了在世界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要认真的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努力采

7、取和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二、高职院校教育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大背景出发,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体系。所谓创新教育体系,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

8、程体系、教育方基金项目: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82A01022)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产生鲜明的教育特色。(一)树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改变原来的知识型教育观念,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将“培养学生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作为培养工作的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