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07744
大小:42.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教育疏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疏导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厌学情绪与现象普遍存在,是目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害性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形式:表现为:(1)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2)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3)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表现为:(1)听课精分散(2)马虎应付作业(3)怕考试(4)旷课逃学。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
2、校。严重者干脆放弃和辍学。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客观、内外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厌学,采用以下的策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并而加以有效的教育疏导。对于有厌学行为的学生,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育疏导,使学生由“厌学”变为“好学”“乐学”呢?一、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厌学的学生一般缺乏自我意识,学业成绩较差,不能把自己与环境或他人区分开来,在学习上屡遭错折,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与特长,目标实现率较低,和目标实现失去希望,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也很难主宰自己的学习。所以常受家长的责备,
3、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负担、困难,根本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疏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一些比较显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给予及时鼓励,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要肯定其课堂思考的积极性;还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并对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这样在关爱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点然继续求学之火。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
4、自我向上意识。二、教学时积极回归儿童生活世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课改的全过程,它倡导的是新的学习方式,其特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且要进行分层教学与小组活动。传统教学中儿童学得被动,难以主动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学习书本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公式,进行机械记忆和开展枯燥的智力游戏。这也是学生烦腻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
5、,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会使教师感到相当意外,这时,如果教师仍然固我地按教案教学,其结果便会导致学生主体精神的沦落与缺失。其实,学生课堂上的这些“偏轨”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部显露,正是学生与课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其中有价值地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将大大地调动学生
6、进行自我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远远不能与他们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所能比拟的。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大胆放手,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其结果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意外效果与惊喜。三、关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因此,教师不能用单一的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关爱学习暂时差的学生要从其心理上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或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7、,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公平”的眼光尊重他们,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启发他们。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才能让他们消除厌学的情绪,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尽快从厌学情绪中解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向导,因此,教师要找到厌学学生的兴趣点和闪光点。针对他们的兴趣和优点,适时进行赏识教育,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激发他们求学上进的愿望。努力找到学生兴趣与知识学习的相通点,有意识地科学地
8、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