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氯蕾他定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5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氯蕾他泄联合测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5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氯蕾他定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纟R45例和对照纟H.40例,观察组给予氯蕾他定介酮替芬,其中氯蕾他定5~10mg/次,1次/d;酮替芬0.5mg/次,2次/d。对照组只给予酮替芬0.5mg/次,2次/d。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羌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例数两组比较并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氯蕾他定联合酗替芬治疗咳嗽变界性哮喘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酮替芬治疗,且不良
2、反应发生率低。【关键词】氯蕾他定;酗替芬;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哮喘在我国发病率逐步上升,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发作型哮喘,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2—;该疾患是以气道的慢性变态反丿'0性炎性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忖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哮喘的治疗方法,但在临床中往往停药示存在复发率高[1];我们采用氯蕾他定联合酮替芬治疗取得初步疗效,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5例患者中男39例,女46例,年龄3~12岁,平均(7.1±1.9)岁。其中3~5岁23例,6~9岁33例,9~12岁29例;病程2~15个月不等。
3、两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临床表现患儿咳嗽基木为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粘痰为主,以睡前、夜间、展起发作及活动后加重为特点。全部患儿均无发热,部分患儿有咽喉红、咽痛症状。1.3治疗方法观察纟R给予氯蕾他定合酮替芬,其中氯蕾他定5~10mg/次,1次/d;酮替芬0.5mg/次,2次/d。对照组只给予酮替芬0.5mg/次,2次/d。口服氯雷他定儿童体重>30kg者,1次/d,10mg/次;体重〈30kg者1次/d,5mg/次。上述两组患儿均连续服上述药物14d为一疗程。1.4观察项忖上述患者观察
4、治疗前后均检杳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1.5疗效标准治疗7d内咳嗽消失为显效;2内咳嗽消失为有效;2周后仍有咳嗽为无效。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纟R患儿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两组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纟fl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复发总有效率(%)观察45
5、9315488.89*对照组4062311772.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不良反应监测治疗组45例患儿服用氯蕾他定合用酮替芬疗程期河,有1例呕吐,未经特殊处理症状1‘1行缓解;对照纟H.40例患儿服用酮替芬有2例恶心,未经特殊处理症状缓解。两组患儿治疗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3讨论咳嗽变界型哮喘亦称为过敏性咳嗽,约为哮喘的5%~6%,是早期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往往顽I古I慢性咳嗽易
6、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约有30%以上患儿会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2]。临床诊治屮对于持续或反复咳嗽1个月以上的患儿注意询问咳嗽的性质、发生时间、起病诱因、治疗经过、伴发症状、过敏史等应考虑此病。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纟R胺药物,除阻止纟H•胺与H1受体结合外,其有抗过敏和抗炎等多方面效应[3],同时其对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了、前列腺素均有拮抗作用,并可抑制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脱颗粒,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迟发性哮喘反应。酮替芬不仅能抑制抗原诱发的人肺和支气管组织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过敏的慢反应物质,而且还能抑制抗原、血
7、清或钙离了介导剂诱发的人嗜碱性白细胞或屮性白细胞释放组胺和过敏的慢反应物质,有关报道其治疗咳嗽变界型哮喘较多[4,5];而对上述两药物联合使用的报道未见,本临床研究屮观察纟H•患儿经氯雷他定联介酮替芬合用治疗示,患儿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羌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上述两药物安全性、经济性适合临床使用和推广,有关其深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向莉,胡仪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762777.[2]张海邻.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进展.屮华儿科杂志,200&46仃):4144
8、.[3]BachertC,vanCauwenbergeP.Desloratadinetreatmentforintermittentandpersistentallergicrhinitis:areview.ClinTherapy,2007,29(9):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