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

ID:50782594

大小:3.0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4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_第1页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_第2页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_第3页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_第4页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艺经验交流分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区电池效率提升经验分享东区电池制造2010.3.191电池转换效率大幅提升升0.55%升1.78%升1.02%降1.00%降0.23%升26.7%升8.23%降18.2%升3.69%工序标准化贡献~0.15%高阻贡献~0.17%88nm膜厚贡献~0.18%电性能提升:转换效率从开线时16.30%提高至目前16.80%;试验模型:Case1高方阻工艺DOE-试验模型此模型应用到电池扩散,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输入:制绒后的硅片可控因子-:气流,温度,时间,压强噪声因子:时效,片源,机台输出:扩散质量,磷浓度分布曲线输出将直接决定转化效率因子选择与控

2、制:可控因子选择气流:N2,POCL3,O2中选择POCL3作为keyfactor,以控制磷的掺杂总量和均匀性;温度:温度影响磷的掺杂总量,浓度分布,作为keyfactor;时间:淀积时间,推进时间影响磷的掺杂总量,浓度分布,作为keyfactor;压强:由于压强的波动相对于其绝对值非常小,对制程影响将较小;噪声因子控制片源:通过等份混片,保证片源一致;时效:技术员全程跟踪,尽量减少硅片的滞留时间;机台:保证路径一样;Case1高方阻工艺DOE-因子选择第一组试验:对以上可控因子进行田口设计,生成L9试验方案,找出最佳方案---E3:第二组试验

3、:根据第一组试验结果,进行第二组试验确定时间,试验方案为全因子设计,找出最佳方案---E6注:时间为淀积时间+推进时间,试验组别主反应温度(℃)POCL3流量(sccm)时间(m)E183075014+12E283095018+16E3830110022+20E485075018+16E585095022+20E6850110014+12E787075022+20E887095014+12E9870110018+16试验组别淀积时间(m)推进时间(m)POCL3流量(sccm)主反应温度(℃)E116141000830E216161000830

4、E316181000830E418141000830E518161000830E618181000830E720141000830E820161000830E920181000830Case1高方阻工艺DOE-L9实验因子选择与控制:可控因子选择:气流:流量比例影响薄膜成分组成;压强:影响膜的均匀性;膜厚:影响减反射效果;烧结温度:影响氢分布和钝化效果;噪声因子控制:片源:通过等份混片,保证片源一致;时效:技术员全程跟踪,尽量减少硅片的滞留时间;机台:保证路径一样;Case2高膜厚工艺DOE-因子选择第一组试验:对以上可控因子进行田口设计,生成

5、L9试验方案,找出最佳方案Recipe7:第二组试验:根据第一组试验结果,进行第二组试验,添加后到烧结因素,找出最佳方案---recipe7Case2高膜厚工艺DOE-L9试验Case3丝网烧结DOE实验-因子选择8因子选择与控制:可控因子选择:温度:烘干温度(DryerT1/T2/T3/T4);烧结温度(FiringT1/T2/T3/T4/T5/T6),各温区对烧结起到特定的作用,烧结区T4/T5/T6为影响烧结效果的主要因子,气流:温场控制气流,排风,冷却气流(确保温场无波动,调节后反应滞后-小于2℃,设定)冷却水:确保冷却效果,设定时间:

6、烧结炉经过时间(决定产量,设定速度230inch/min)噪声因子控制:片源:通过等份混片,保证片源一致;时效:技术员全程跟踪,尽量减少硅片的滞留时间;机台:保证路径一样;环境:环境温度,冷却水温度,外围排风Case3丝网烧结DOE实验-L9试验9选取主烧结温度T4/T5/T6进行田口设计,生成L9试验方案,得到最佳温度组合Recipe5根据第一组试验结果,重新设计第二组试验方案,得到最佳温度组合Recipe5据第2组实验结果,进行T4/T5/T6的部分因子优化,得到各机台的最佳烧结温度第一组试验:第二组试验:Case4前后清洗DOE-因子选择

7、10因子选择与控制:可控因子选择:HNO3:主要起氧化作用,起浓度直接决定氧化的速度,作为keyfactor;HF:主要起剥离氧化产物的作用,进而形成绒面,作为keyfactor;DI:直接影响HNO3和HF的浓度,作为keyfactor;过程变量控制:温度:保持恒定;滚轮速度:保持恒定;流量:保持恒定;Case4前后清洗DOE-混酸设计对以上可控因子进行混酸设计:固定温度,滚轮速度,流量11Case4前后清洗DOE-试验结果12最优配比为HF-0.26,HNO3-0.38,H2O-0.36(现用配比为HF-0.22,HNO3-0.43,H2O

8、-0.35)考虑到现用配比落在<21区域内,而最优拟合值输出结果为20.565,与目前反射率平均值21差异较小,因此配比不做调整。相关性趋势图-下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