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案例分析.doc

比尾巴案例分析.doc

ID:50762206

大小:20.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比尾巴案例分析.doc_第1页
比尾巴案例分析.doc_第2页
比尾巴案例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尾巴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尾巴》案例分析一年级王钧汶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就先来玩一个“摸身体”的游戏吧! 2.游戏开始。 师:摸摸你的脸,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你们笑什么?你找到尾巴了吗?把你的尾巴亮出给大家瞧瞧!师:对啊,我们是没有尾巴。可是许多小动物们有尾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呢? 生:猴子有尾巴。老虎有尾巴。兔子有尾巴。师:同学们的知识面可真广啊!你们认识“尾巴”这个词语宝宝吗?【出示词语卡片“尾巴”】强调“巴”是轻声。3.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

2、了,前两天,他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 他们要比什么呢?【出示词语卡片“比”】(在黑板上板书题目:比尾巴)二、读文识字。1.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尾巴大赛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3.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相对出示图片和动物名称。并和小动物打招呼:你好,小兔。4.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里就包含了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重点识记生字“松”和“公”,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记住它们。并学习新的偏旁八字头。 5.指名学生回答,老师相对指导。6.这些生字宝宝还叫来了这一课其他的生字宝宝来和小朋友们做朋友。重点识记生字“把”和“巴”

3、,方法同上。三、读儿歌 1、小朋友认识了 6 只动物朋友,他们是怎么比尾巴的呢?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呢?请小朋友把书本翻83 页,大声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比赛项目有哪些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1)每句话后面都有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像只耳朵是问号(跟读)。 (2)带着疑问的语气来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3)老师不再范读,请读的好的学生领读。(4) “找朋友”小游戏:把问题的答案的图片事先发给 6 名学生,请他们到讲台前,

4、其他学生问,他们答,并出示相对应的图片。3.小朋友们真厉害,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本 83 页,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1)以问答的形式师生互读。(2)以问答的形式大组分读。(3)以问答的形式男女生分读。(4)齐读。4.读后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导孩子按课文形式自编儿歌。【案例分析】《比尾巴》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教案设计安排四个板块:自由读文、了解大意;随文识字、介绍方法;看图学文、感情朗读;写字指导、拓展提高。“摸摸你的尾巴”使学生和老师拉近了距离。抓住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与他

5、们进行朋友似的交流,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动物王国搬进教室,让孩子再现各种动物形象,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问答形式的朗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并且便于学生记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虽然这篇课文有趣,但课文很简单,学生会背之后也就没有新鲜感可言。因此,我把课文延伸到课外,提出:“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不但讲了尾巴的样子,有的还一个劲地讲述尾巴的作用。比如小壁虎的尾巴,能长出新的尾巴。还有的补充松鼠尾巴的用途:松鼠的尾巴在下雨的时候能当伞用,冬天当被子盖,从高处往下跳时还可当降落伞用。看孩子们

6、兴致勃勃,就因势利导要求孩子们借助课件自编儿歌。学生表现非常精彩。有的编: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像把扇?兔子的耳朵尖,熊猫的耳朵圆,大象的耳朵像把扇。谁的尾巴细?有的编:谁的尾巴卷?谁的尾巴像把小剪刀?水牛的尾巴细。小狗的尾巴卷。燕子的尾巴像把小剪刀。阅读教学不应该只想到阅读课文,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当孩子们带着对比尾巴喜悦的感受,学完这首诗歌时,老师也为此获得了更多地信息和满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