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

ID:50760324

大小:79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3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标题、分析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留意技巧、了解作者和背景。考点例说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主旨1(一)关注标题有些诗歌,通过读标题,可以把握其主旨。如:唐朝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yúnhuò,属“田间劳动”,即“给豆除草”罢,东皋“东皋”暗用陶潜《归去来辞》中“登东皋以舒啸”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写隐居生活之乐。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抒发愤懑。2(二)分析内容诗歌的内容包括人、事

2、、景、物。分析诗歌的内容是把握主旨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描叙的事情、描绘的景物把握主旨。3例1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赏析第三句叙述点明诗题,因为夜雨阻止了友人前来践约,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情。第四句,描写一个细节,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而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跃然纸上。4例2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释乐游原:又称乐游苑yuàn。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

3、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繁花似锦的春日。蝉:清秋之蝉鸣声非常凄厉。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柳树在春日里繁花得意,秋日零落憔悴,前后对照。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柳树,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写照。5(三)抓住关键词语抓住议论性、抒情性词语,或其他关键词语,特别是诗眼,诗眼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关键词语是指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这些词语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给读者明确的信号。6例3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赏析这首词着“愁”“恨”二字。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下阕更是以“恨”写“爱”,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凸现出女子倚楼怀人的主题。7(四)借助表达技巧诗歌往往借助某种手法间接表现思想感情,可以通过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主旨。8例4宿甘露寺(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赏析第一、虚实结合。前两句写似云似雾的水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象千峰在侧;松涛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赏析第三、寄

5、情于景,全诗写水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气概。赏析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9(五)了解作者和背景1.我们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文学常识,对每个朝代的重要诗人应当有所了解。我们应当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生平和政治主张等把握诗歌的主旨。2.对于不太熟悉的诗人,留心注释里的介绍。3.有的诗歌时代色彩不够强烈,不必联系作者即可以体会出诗歌的思想感情。10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唐]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

6、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注释: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文物:指礼乐典章。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县)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事成后游于齐国,改名鸱chī夷皮子。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1)“六朝

7、文物草连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首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11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唐]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随堂练习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1分)。12角度2观点态度类明常识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

8、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13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2.诗(词)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