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

ID:50688931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_第1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_第2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_第3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微【摘要】小学生学数学主要是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算理,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设疑问难,拓宽思维空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摘要】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乂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牛•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一、指导观察

2、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前提.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朴素的感官语言,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即

3、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二、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从而激启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答案.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來?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二50角二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二50分米二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二5.0元=5.00元,5米二5.0米二5.00米.对于这几数Z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4、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三、动手实践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被激活时,我没有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牛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我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我乂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曲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L1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

5、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感性到理性,思维能力培养水到渠成.四、鼓励求异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对这个习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五、设疑问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巧设问题.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出示了两组题:(1)1.6宁0.25,15三0.15;(2)10三3,14.2三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

6、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就形成一种新的矛盾冲突.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屮,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具体实际,有意识地捕捉解决问题的契机,在学生“心求道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六、诱发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

7、学抄的题冃(■、■、■、■),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方法就简捷多了.七、体验成功每名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