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24944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4、说说“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通过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既是对辛勤劳动了的同学的一个肯定和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发,又帮助学生认识了柯岩,为深入自学作了一些铺垫。)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
3、们会有所帮助: 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 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设计意图:这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在于让学生读懂信的内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问题的引导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师与同学一道设计了一些引导题,而且有些引导题还具有一定的开放
4、性(如问题⑷),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的学生。)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 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
5、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 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点是交流对柯岩老师的回信的理解与收获。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书信的格式。) 四、质疑拓展 1、
6、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 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 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疑惑在不同的学生中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质疑不仅能帮助“疑”者,而且还能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启迪。给柯岩老师再写封回信,既能促使学生再深入地读原文,又有益
7、于学生实践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同时,通过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及其书写规律。) 【特别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验或者巩固学生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