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

ID:50606240

大小:38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_第1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_第2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_第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_第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不舍离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2、巾。释然宦游豪迈比邻平静无为释然宦游豪迈比邻平静无为不舍离别感情基调:积极乐观为什么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离别,他的情感是乐观积极的?——杨瞻萁诗人面对分别,为什么如此想得开?——张进一为什么王勃的离别之情不像一般人那样凄楚悲苦?——徐蒋玲宦游宦,做官入仕。宦游指封建文人外出求官或做官。他们往往都要抛下自己的父母妻儿,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回不了家。有些已经做了官的,因为犯了错误遭到贬谪,到偏远荒凉的地方去做官。“宦游”现象造就了中国的送别诗文化,它们有着哀怨凄苦这一共同的情感特点。因为离别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意味着远离亲朋好友,漂泊异乡。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清)叶燮《原诗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自幼聪敏好学,被称为神童。龙朔三年(663年)他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他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据史料记载,王勃写作此诗时是20岁左右。王勃是一个积极入仕,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人!他知道在宦游之路上离别将是常态。既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那就坦然面对。因此,面对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好

4、友,面对同样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友人,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劝慰对方。其实,诗人也是在劝慰自己!因为心有大志,所以诗人不会深陷儿女情长中而无以自拔。这正体现了诗人非同于普通人的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业1.熟背全诗2.阅读王勃的另外两首送别诗《别薛华》和《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进一步全面理解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