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47864
大小:2.33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10
《弹性力学-07(土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要点:(1)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边界条件等。(2)空间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3)轴对称的基本方程§7-1平衡微分方程主要内容§7-2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7-3主应力最大与最小的应力§7-4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7-5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7-1平衡微分方程xyzOPABC在点P附近取一微元体,如图所示,P点的应力为:体力分量为:由微元体的平衡条件建立平衡微分方程。xyzOPABC将上式同除以dxdydz,化简得:同理,由:得到x、y方向的平衡微分方程。xyzOPABC另外由三个方向轴的力矩平衡:——剪应力互等定理可得到:最后,
2、得到微元体的平衡微分方程为: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为:(7-1)§7-2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目的:(1)建立空间的边界面力与内部应力间关系,即边界条件;(3)分析一点的主应力与主方向;(2)分析过一点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xyzOPABCNXNYNZN1.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对P点取如图所示的四面体(微元体)平面PBC、PAC、PAB分别与x、y、z坐标平面平行,斜截面ABC的外法线方向为N,其方向余弦分别为:P点的应力:斜截面的应力在坐标方向的分量:xyzOPABCNXNYNZNP点的应力:斜截面的应力在坐标方向的分量:外法线N的方向余弦:设斜截面ABC的面积为S,四面体的体积为V,则
3、:PBC的面积为lS;PAC的面积为mS;PAB的面积为nS。由微元体的平衡,得等式两边同除以S,有因为为高阶无穷小,可略去。得xyzOPABCNXNYNZN(7-2)——任意斜截面应力在坐标方向的分量斜截面的正应力N:(7-3)斜截面上的剪应力N:因为斜面上全应力SN:(7-4)结论:则可确定过该点任意斜截面上的正应力N和剪应力N,或斜截面上的应力在坐标方向的分量XN、YN、ZN。在物体内任一点,如果已知其六个应力分量:表明:六个应力分量完全确定了一点的应力状态。xyzOPABCNXNYNZN2.空间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7-2)——任意斜截面应力在坐标方向的分量代入式(8
4、-2),有:(7-5)若斜面ABC为物体的边界面,则XN、YN、ZN成为边界面力分量:xyzOPABCNXNYNZN——一般空间问题的边界条件§7-3主应力与应力主向1.主应力定义:当P点的某一斜面上的剪应力为零时,则该斜面上正应力称为P点的一个主应力。该斜面称为P点的一个应力主面(主平面)。主平面法线方向称为P点一个应力主向,或称主方向。由定义,在主应力面上,有则该面上全应力:将SN=向三个坐标轴投影,有将上式代入式(7-2),有(a)同时,有(b)将式(a)改写为将l、m、n作为变量,∵它们不全为零,有(c)(7-2)——任意斜截面应力在坐标方向的分量考虑到:将上述行列式展开,有(
5、7-6)求解式(7-6)关于的三次方程,可得三个实根1、2、3即为P点的三个主应力。2.主方向设主应力1所在平面(主平面)法线的方向余弦为:l1、m1、n1,将其式(c),有(c)上述方程中仅两个独立的,将式中前两个方程同除以l1,得由此可求得:上述方程中仅两个独立的,将式中前两个方程同除以l1,得并将其代入式(b)(b)可求得:同理,可求出:l2、m2、n2,l3、m3、n3。根据材料力学,可以证明,三个主应力方向互相垂直。也就是说在受力物体内的任意一点,一定存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应力主面以及对应的三个主应力。若三个主应力相等,则所有截面上的正应力都相同,均为主应力,切应力都等于零
6、。可以证明,三个主应力中最大的一个就是该点的最大正应力,而三个主应力中最小的一个就是该点的最小正应力。最大最小剪应力在数值上等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差的一半,作用在通过中间主应力2且“平分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夹角的平面上”。3.应力不变量设三个主应力1、2、3已求得,取这三个123主应力单元体主应力方向分别为x、y、z三坐标方向,则有xyz展开后,得与式(7-6)比较(7-7)因为,在一定的应力状态下,物体内任一点的主应力不会随坐标的改变而变化,所以,方程(8-7)左边的三个表达式也不随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于是有三个应力不变量:与式(8-6)比较有:(7-6)§7-4几何方程及
7、物理方程1.几何方程xyzOdxdydzP设任一点P的位移为:u、v、w,考察P点邻近线段dx、dy、dz的伸缩变形及夹角的改变。类似于平面情形的分析推导,有(7-9)在物体给定约束位移的边界上,位移分量还应当满足下列边界条件。(7-8)2.体积应变设有一微小正平行六面体,棱长:x、y、z,xyzxzy变形前体积:变形后的边长和体积分别为:体积应变(相对体积改变):考虑到小变形,略去二阶以上高阶小量,有:(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