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

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

ID:50475937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_第1页
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_第2页
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_第3页
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因意外而精彩-李根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意外而精彩合肥市芙蓉小学李根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由于数学活动开放性太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意外”,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将它们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来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让课堂更精彩,更有活力。让预设和生成这对矛盾统一体和谐共存。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谈我的数学课堂意外和生成。[案例一]教学“角的画法”时,我按照预先的设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画一个60度的角,之后,

2、我就让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画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先把量角器放在纸上,用笔在量角器中心的位置打一个点,再在0°刻度线和60度的位置各打一点”。我心中一愣,这可是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一种创新画法,心中有点拿不了主意,是继续听,还是就此打住呢?暂且听他下面怎么说。我根据他的说法在黑板上画了起来,该生继续说道:“然后用线把中心和0°刻度线的点连起来,把中心和60°刻度线的点连起来。”画好后,我轻轻地问:“你们觉得他的画法怎么样?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生1:方法很好,量角器在放的时候要固定好,不能乱动。生2:在连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0°刻度线的的点与60°的点

3、连起来……[思考]课堂中这一学生所说的画法虽然不是课本中所提到的,也不是我所能想到的,但也不能说是错误画法,这说明这一学生开动了脑筋,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试想,如果我怕耽误时间对他的画法不予理睬,那么将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仅仅让课堂成为教案剧的“复演”。而本例中,正因为我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意外”,即兴创设一个探究点,引导学生拨动思维之弦,积极探究,大大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让“意外”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当然,这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

4、无案”。[案例二]在批改“混合运算”的作业中,我发现这样两类型的题学生特别容易错,183-(83-56)和289-36+64学生的错误做法如下:183-(83-56)289-36+64=183-83-56=289-(36+64)=100-56=289-100=44=189分析原因,学生对括号的使用并不十分理解,他们很容易受数字的诱惑随意地添加或者去掉括号。加之最近刚刚学过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书中举例如下:180-36-44=180-(36+44)159-(59+37)=159-59-37面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意

5、外”错误,怎么办呢?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将问题抛给学生,于是课堂之中,我将两道错题板书出来问:“这样算对吗?”很快就有一部分同学持反对意见,“老师,应该这样算……”生说师板书:183-(83-56)289-36+64=183-27=253+64=156=317学生很快认为后面的算法肯定是对的,因为它是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一步一步计算的,在加减混合运算中,不能直接添、去括号。那么类似的混合运算“应该怎样添、去括号”呢?学生提出了疑问,于是我请学生先猜测再举例验证。我根据学生不同的举例有意识地归类整理如下:第一类:8+6-2=8+(6-2)6+13-5=6+(1

6、3-5)7+9-4=7+(9-4)……第二类:8-6+2≠8-(6+2),9-3+3≠9-(3+3),18-9+4≠18-(9+4)……分类结束后,我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算式,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在先加后减的式题中,可以直接给后面的算式添括号,结果不变;而在先减后加的算式中,就不能直接添括号。学生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师又问:“在不能直接添括号的式题里,我们应该怎样添括号”,学生又埋头开始举例猜想验证。8-6+2=8-(6-2),9-3+3=9-(3-3),18-9+4=18-(9+4)……通过验证同学们发现:遇减号添括号,括号里面的符号要变

7、号。[思考]本节课,借助批改作业时发现的意外,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同时步步深入,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活动当中,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断有发现与创新,享受着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师生一起感受着数学的无穷魅力。[案例三]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在探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是一道拓展练习题: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独立思考后,有下面一段课堂对话:生1:四边形内角和是360°。长方形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和是360°。所

8、以我猜想一般四边形内角和也是360°。师:他从特殊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