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47699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流动的花朵也娇艳(教育叙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动的花朵也娇艳—班主任工作案例案例:语文课上,我请一位学生朗诵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朗诵时,不少同学都捂着嘴笑。我意识到同学们在嘲笑他的口音,因为他是贵州人,这学期刚转入我班。面对同学的嘲笑,他的脸涨得通红,还没读完就坐下了。以前也发生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大多不了了之。但每次一听到班里几个外地学生的发言或朗读,大家都忍不住要笑,这样那几个外地学生都不乐意回答问题或朗读文章了。怎样才能维护他们好不容易建立的自信心呢?我决定用“迂回战术”:“叶绍翁的确了不起,接下来的一位来头可更大——大文豪苏轼听说过吗?”一石激起千层
2、浪:“我知道他写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在杭州做过官,西湖边的苏堤就是他带领老百姓修建的。”“苏轼也叫苏东坡,我最喜欢吃‘东坡肉’了。”……没想到课外积累还蛮多的,我又问:“这么杰出的人才是哪里人呀?”“四川人!”学生们高声回答。“咦?刘园园的老乡呢!”我故作惊讶状。学生纷纷向来自四川的园园投去羡慕的目光。我趁热打铁:“平时我们都是用普通话朗诵,可苏轼是四川人,自然是用四川话作诗词,可惜古人已逝……不过遗憾还是可以弥补的,有请园园用四川话为大家朗诵《望湖楼醉书》。”“好!”同学们立即热烈地鼓掌。接着我们又
3、兴致高昂地请江西来的卫红朗诵了江西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望着学生洋溢着真诚笑容的脸,我说道:“同学们能听到原汁原味的古诗都要感谢这两位同学。其实,祖国大地上人才辈出,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特色,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我们不应排斥、嘲笑。将来你也可能到其他省市,甚至到国外学习、深造、工作,如果当地人也抱有歧视或嘲笑的态度,你会作何感想?同学们一定要抛弃狭隘的地域观念,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时,我看到刚才捂着嘴笑的学生若有所思,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打那以后,学生中少了嘲笑的情形,这几名外地学
4、生也更大胆,与本地学生的相处也更融洽了。反思: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外来民工到一些经济教发达地区打工,不少民工子女就跟随他们的父母踏上了异乡求学之路。据不完全调查,绍兴约有120万外来民工,诸暨市约有外来民工子女四千多名,我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外来民工子女数占学校总学生数有近六分之一。根据上级要求,我市各地学校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接纳了附近不少外来民工子女就读。入学问题是解决了,可更严峻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这些民工子女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环境与本地学生的差异明显,文化和心理也存在教打的隔阂。这些都导致了不少民
5、工子女的自卑、逆返心理,他们厌学、学习成绩差,甚至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偏差。这些情况应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对于社会,外来人口是推动整个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子女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资源。除了鼓励公办学校吸收外来民工子女就学,也应改善民工学校的办学条件,规范民工学校的办学制度,让这些流动的儿童也能有条件接受好的教育。对于学校,应当加强家校联系。可以通过开办民工家长学校及其他途径,向民工家长传授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学等,为家长搭建互相学习成功家庭教育经验的平台,提高家长的教育修养。对于民工家长,辛辛苦苦打工受累是希望自
6、己的子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就应该主动地、负责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学习一些教育经验,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教师,理应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应关注这些被忽视的弱视群体。在日常工作中,让这一部分学生多发挥作用,重视他们的内心需要。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必须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才会使他们脆弱的内心不受到伤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辛勤浇灌,相信这些流动的花朵也会十分娇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