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

ID:50413277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独立识字学词。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还是不够强的,对所道出的哲理也感悟不深。朗读时候重音、节奏什么的也把握得不到位。教学内容分析《题

2、西林壁》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出一个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面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教学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独立识字学词。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道理。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教学难点2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全班交流,师生讨论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梁月

3、丽单位(学校)马宁珠岗小学授课班级四年级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2345PPTABIJGBEFJJ效果较好2分3分3分5分5分网络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

4、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题西林壁横、侧远、近、高、低不识只缘所见所感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一、导入新课1.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2.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3.介绍苏轼的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题意;释诗句,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2.自学指导:(一)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

5、,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自由读前两句诗,回答问题:A.有不懂的词语吗?试试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B.作者从哪些角度去观赏庐山的?从中看到了什么?(三)自由读后两句诗,回答问题:A.有不懂的词语吗?试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B.从这两句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3.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4.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1.小组汇报,教师予以纠正。2.看图片,放飞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意境(读出轻重、节奏)。4.试背。5.从这首诗中你学到了什么?四、拓展练习看着瀑布的

6、画面,试背《望庐山瀑布》。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题西林壁》。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1.放飞想象:横着看,庐山像------------------------侧着看,庐山像------------------------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俯视,庐山像------------------从低处仰望,庐山像--------------------2.测一测: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

7、------------------------B.学习了这首古诗,我懂得了-----------------------------------------------形成性评价既突出了重点,又对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看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反思《题西林壁》是苏轼的名篇。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预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明白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在处理重难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急于求成,直接点拨,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这是不足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