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

ID:50262517

大小: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7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素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西林壁》教案教师:韩红标教学目标:  1.学会“缘”字。  2.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空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难点:同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从网上下载的庐山风景图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作者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望天门山》(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赞美之情。)  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三、按上节课三步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

3、低各不相同)(3)出示庐山的风景图让学生练习说话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5)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  (6)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7)指名说全诗意思  3.悟诗情,谈感悟  (1)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

4、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了吗?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五、总结:如果说李白的《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六、拓展阅读1、欣赏苏轼的其它诗作:《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2、课后阅读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附:板书:不识(果)――只缘(因)(客观认识事物)《题西林壁》教学设想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

5、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

6、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韩红标2016.9.16《题西林壁》教学反思教师:韩红标《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意思。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放在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采用了讨论的学习方法探讨这首诗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诗中所受到的启示,从学生课上的表现上看,大部分学生能明白诗中所阐释的道理:“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事物,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在学生背诵本首古

7、诗的基础上,我带着还他们欣赏苏轼的其他诗作。这样的课外拓展,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延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知识面。本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面较窄,阅读习惯也不好,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强化他们的自读自悟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淀较好的文化底蕴。2016.9.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