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97344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5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参加工作已经十多年了,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以下的能力: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
2、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
3、模式,特别是数学,她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吧。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4、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例如在学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和解析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列表统计同组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用图像法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等等,这都是从身边的常见的事例入手,不但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的两个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更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
5、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前学习几何图形都局限于,教材上的计算和证明,现在根据课改要求,很多数学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应用。例如:几何图形的镶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众数时,让学生统计某商店鞋子的销售情况,让学生从中看出此活动的必要性,还能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
6、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二、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现在的社会是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所以我们提倡终生学习。所以,现在的数学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如何使学生
7、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1.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
8、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