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培优试题.doc

向量培优试题.doc

ID:50298445

大小:3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向量培优试题.doc_第1页
向量培优试题.doc_第2页
向量培优试题.doc_第3页
向量培优试题.doc_第4页
向量培优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向量培优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数学培优讲义------向量专题考点一、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应用例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E是线段O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CD交于点F.若,,则()A.B.C.D.变式:1、是梯形,且,分别是和的中点,设,试用表示和。2、已知分别是的边上的中线,且,则为()A.B.C.D.ACBO3、如图,已知的夹角为1200,的夹角为300,用.提高:1、已知为等边三角形,AB=2,设点P,Q满足,,,若,则=(A)(B)(C)(D)2、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和,它们的夹角为.如图所示,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上变动.若其中,则的最大值是______

2、__.6ABOM图13、如图1:OM∥AB,点P由射线OM、线段OB及AB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且,则实数对(x,y)可以是A.     B.C.D.AOMPB图24、如图2,OM∥AB,点P在由射线OM、线段OB及AB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则的取值范围是;当时,的取值范围是.5、已知在中,的平分线AD交边BC于点D,且,则AD的长为(A)(B)(C)1(D)3考点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及其应用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与的夹角为120°,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2、设,,,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若

3、,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3、若,恒成立,则△ABC的形状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4、已知,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而,,。则对于任意实数,的最小值是()(A)5(B)7(C)12(D)135、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按顺序均匀分布着A1,A2,A3,A4,A5,A6六个点.则=.6考点三:平面向量中的新定义1、在平面斜坐标中,,斜坐标定义为(其中分别为斜坐标系的x轴,y轴的单位向量),则点P的坐标为。若且动点满足,则点M在斜坐标系中的轨迹方程为2、定义域为[a,b]的函数图像的两个端点为A、B,M(x,y)是

4、图象上任意一点,其中,已知向量,若不等式恒成立,则称函数上“k阶线性近似”。若函数在[1,2]上“k阶线性近似”,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A.B.C.D.考点四: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向量问题例题1、已知O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重心B.垂心C.外心D.内心2、已知O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重心B.垂心C.外心D.内心3、已知O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

5、一定通过△ABC的()A.重心B.垂心C.外心D.内心4、已知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为△ABC的外心,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内心B.垂心C.重心D.AB边的中点65、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0,则O点是△ABC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6、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其中P是△ABC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则O点是△ABC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7、△ABC中,AB=1,BC=,CA=2,△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若,求实数的值.练习:1、△OAB中,=,=,=,若=,t∈R,

6、则点P在()A、∠AOB平分线所在直线上B、线段AB中垂线上C、AB边所在直线上D、AB边的中线上2、已知是内的一点,若,则是的心.3、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4、已知非零向量与满足(+)·=0且·=,则△ABC为()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5、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则实数m=考点五、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向量问题例题:在中,设向量,求证:的面积为;如果,用表示S。61、已知点O是△ABC内一点,=0,则:(1)△AOB与△AO

7、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与△AO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3)△ABC与四边形ABO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2、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M、N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线段MN经过△ABC的中心G,设ÐMGA=a()(1)试将△AGM、△AGN的面积(分别记为S1与S2)表示为a的函数(2)求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点六、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已知a,b,c分别为△ABC中∠A,∠B,∠C的对边,G为△ABC的重心,且=0,则△ABC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

8、角形C.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