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

ID:50156086

大小:499.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8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_第1页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_第2页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_第3页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_第4页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亿亏与耋物Z程2010。VoI.27No.4Chemistry&Bioengineering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李永振h2,贺继东2。彭政1。李希娟3(1.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01;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00)摘要:从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多肤的合成,对氨基酸的羧内酸酐(NCA)法、液相分段合成法、组合化学法、酶解法、基因工程法、发酵法等进行了评述,概述了多肽在多肽药物、多肽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材料及多

2、肤营养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对我国多肤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多肽合成;多肽药物;药物载体;组织工程;营养食品;多肽产业中图分类号:TQ464.7Q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10)04一O009一06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由一种或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多肽是构成蛋白质的结构片段,也是蛋白质发挥作用的活性基团,是人体进行代谢、调控活动的重要物质。蛋白质主要以多肽形式吸收,透过多肽既可深入研究蛋白质的性质,又为改变和合成新的蛋白质提供了基础材料。研究多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多肽中各氨基酸系列

3、的功效,以便应用中设计尽可能短的多肽同时提高其生理活性,减少临床的不良反应。随着美国FDAl999年开始允许大豆蛋白制品标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和人们对多肽中各氨基酸系列的功效的不断了解,作为药物和营养品的多肽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多肽的研发已成为近年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1~7]。1多肽的合成1.1多肽合成的分类多肽的合成主要有两条途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主要通过氨基酸缩合反应来实现。为得到具有特定顺序的合成多肽,当合成原料中含有官能度大于2的氨基酸单体时,应将不需要反应的基团暂时保护起来,然后再进行连接反应,以保证合成的定向进行。多肽的化学合成有固相合成和液相

4、合成之分,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固相载体。多肽液相合成主要有逐步合成和片段组合两种策略,逐步合成简洁迅速,被用于各种生物活性多肽片段的合成;片段组合法为合成含100个以上氨基酸的多肽提供了最有前途的路线,并已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其最大的特点是易于纯制。1963年,Merrifield创立了固相合成法,将氨基酸的C末端固定在不溶树脂上,然后在此树脂上依次缩合氨基酸、延长肽链。固相合成法又可分为Boc(叔丁氧羰基)法和Fmoc(9-芴甲基氧羰基)法。在传统液相和固相合成多肽方法的基础上,人们又发展了氨基酸的羧内酸酐(NCA)法、液相分段合成法、组合化学法等。在生物合

5、成多肽方面,除了常用的发酵法、酶解法外,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DNA重组技术也被应用于合成多肽。1.2氨基酸的羧内酸酐法[8.9]氨基酸的羧内酸酐是氨基酸的一种衍生物,它的氨基保护基也活化羧基。NCA法属于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其引发剂可选用多种亲核试剂或碱类。采用NCA法合成多肽的基本反应包括:在碱性条件下,氨基酸阴离子进攻NCA形成较为稳定的氨基甲酸根离子,在酸化时该离子失去二氧化碳生成二肽。生成的二肽又进攻其它的NCA,如此反复进行下去(图1)。基金项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9—014N)收稿日期:2009—12--03作者简介

6、:李永振(1981一),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通讯作者:贺继东,博士,教授。E-mail:heji—dong@chemist.corn;lyz_228@163.corn。皿——李永振等:多肽的合成与应用进展/20lo年一4万方数据lid图lNCA法合成多肽路线Fig.1ThesyntheticrouteofpolypeptidebyNCAmethodNCA法具有合成周期短、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产物分子量高等优点,在目前多肽合成中所占比例较大,技术也较为通用。但是,采用NCA逐步法只能合成短链多肽片段[9]。1.3液相分段合成法[10~191液相分

7、段合成法是多肽片段在溶液中依据其化学专一性或化学选择性,自发连接成长肽的合成方法,其优点是能得到长肽,但技术还不完善。常用的连接技术主要有:天然化学连接L111、化学区域选择连接n2’131、可去除辅助基连接‘14]、光敏感辅助基连接‘15。、施陶丁格连接[16,173和正交化学连接Els,10]。天然化学连接方法(图2)是以C端为硫酯的多肽与N端为半胱氨酸(Cys)残基的多肽反应得到以Cys为连接位点的多肽。由于连接所合成的多肽必须含Cys残基,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Peptide2/8H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