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131501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浅谈阅读中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中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 刘菊兰一、一份调查引发的思考:引言: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人在网络上浏览时,被一则调查报告所吸引:中段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调查发现有80﹪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单调死板,
2、难以表达真情实感。6、没有基本的写作技巧。7、家长不重视,不会指导或指导方式不正确。8、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作文,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看了这则报告,我回想自己从教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与同事讨论、交流,小结来自教学一线老师的一些思考: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学中我们的同行们也十分注意“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但实践中仍然发现,有的学生读了很多书,也按老师的要求摘抄了很多好词佳句,然而他们写作文却仍旧下笔无神,问题出在哪里呢?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重要的是要立足文本,
3、积累语言,积极仿写,做到“读写互动,以写促读”,使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能力。下面我就谈谈几点浅见:一、立足文本,学习阅读方法,积累规范、丰富的语言。新课标指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怎样积累语言呢?做法是让学生“熟诵、博览、善闻、细察、多说、常写”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在课内。重视阅读教学,积累阅读方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
4、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在不同信息、文本立意、视角的沟通和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因此教师必须抓好课内阅读教学,注重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为课外阅读提供保障,以课内带动课外,而不应厚此薄彼。1)善用教材,积累词句。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作的例子,舍近求远,岂不可叹可惜?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每一类作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了解相关文体知识,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正如人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过程更为重要;我们应牢记,立足文本,通过
5、一遍遍不同目的不同形式读,让学生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让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须知,关注文本的语言象是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如《蒲公英》一课对“ABB”“ABCC”的词语积累。我主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将“ABCC”的词语“金光闪闪”“银花朵朵”“波光粼粼”找出来再读读的情况下,让他们自由说说“喜气洋洋”“小心翼翼”“神采奕奕”等,并让学生将积累的自己喜欢的词语及时写在课本上,鼓励他们积极地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去。2)立足文本,注重语言实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6、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课堂中从词语的理解,句段的仿写均要及时的进行与指导。如《蒲公英》一课对于“嘱咐”一词的理解和造句以及“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换一种表达方式的训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句式转换时如此有趣、如此简单。3)创设机会,“发表”中提升能力。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过:“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给学生创造不断复现积累的机会,让学生。如:可以在写读书批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可以在文本的空白处补白落实语言训练,可以在拓展延伸处想象引发语言
7、表达,可以在复述课文时生发语言实践,可在迁移模仿中感悟语言魅力,可在续写故事中提升言。在这个读写转换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趣学巧练。同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当下”的语言。在低中年级,我们以写“点”为主,以片断练习为主。如《蒲公英》一课“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你会怎样劝说两颗想飞向沙漠、飞向湖泊的种子?”的写话训练既可以内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引导让学生运用“金光闪闪”“银花朵朵”“波光粼粼”等课内的好词进行运用。二、引课外阅读之泉,积累素材,为习作提供“活水
8、”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回忆自己的学生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只有得法于课内,开拓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做好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课外阅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阅读条件1、开发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