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126779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5
《孔孟思想启示教师专业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孟思想启示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报 山东省邹城市看庄中学刘成娥 刘培涛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持续不断的成长发展过程。《论语》、《孟子》两书中有一些关于个人素质发展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可以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博学于文 《论语》论知识学习孔子多次论述学习的重要性,他在《阳货》中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很明显,孔子认为学习是重要的,因此他在《泰伯》中说“笃信好学”,要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并且孔子在《
2、卫灵公》中进一步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一特殊群体,更应重视学习。这正如孟子在《离娄下》中所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就会像“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要有活水注入,唯一的途径就是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学习。在谈学习知识的问题上,孔子在《雍也》中说,“君子博学于文”,强调应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孔子在《宪问》中还指出,“古之学者为己”,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
3、。孔子也曾在《为政》中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不要像器皿那样,而应该博学,使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各方面要求的通才。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发展,要努力做到“博学于文”,广泛地学习各科知识,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做适应各方面要求的通才。只有这样,才能在适应中发展,从而生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见贤思齐 《论语》论思考收获《里仁》篇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学习贤者的同时,要通过不贤的人反思自己。并且孔子在《季氏》中进一步指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
4、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强调视、听等多种情况都要事前反思,慎重而行。我们把孔子这些话运用于教师素质提高,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反思,使反思经常化,使反思内容具体化。要虚心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面对别人不足,要思考自己有没有不足的情况;在教学中要考虑如何讲授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怎样处理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在反思后如何行动的问题上,孔子在《述而》中指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也在《子罕》中说,“法语之言,
5、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并且对知其善者而不能改的行为表示深切忧虑,《述而》中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实践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反思后的提高。仅有反思,仅看到差距和不足,还是不够的,要根据他人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和进步的方向,下苦功夫,不断提高。博学反约 《孟子》论教学能力孟子在分析教育问题时,在《离娄下》中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认为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孟子还在《尽心下》中指出,“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
6、不下带而道存焉”。要达到讲平常的事情却能蕴含深刻道理的效果,教育者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往往有这样的教师,他们知识渊博,但讲授课程内容时却杂乱无章,学生接受起来十分吃力,结果收效也就甚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使自己“昭昭”,当然也就无法使学生“昭昭”。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在广博寻求学问的基础上,求得个人对问题的科学见解和独特体验。另外,教师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
7、平和年龄特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并且感兴趣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这一过程是教师依据具体时空环境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加工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的过程,还是建立积极的师生交流、体验积极情感、激发学生超越的过程,更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达到对教材真正内化和吸收的过程。身教为先 《孟子》论示范作用孟子在《告子上》中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还在《离娄上》说“行有不得者皆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在《滕文公上》中也说过,“上好之,下必有其
8、焉者矣”。这里孟子强调以身作则和身教重于言教以及一个人好恶对他人的影响。历史实践证明,这些内容适用于教育。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长远而深刻的,这种影响也许会伴随受教育者一生。教育与其他职业相比,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劳动中的价值,“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也要求教师具有示范作用。教师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也不断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