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

ID:50109568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所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所见》,背诵《所见》。过程与方法: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借助插图和生活积累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歌的韵味美、意境美。2、对朗读古诗感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所见》,背诵《所见》。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学习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形象思维占主体。因此,我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2、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2、看图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清代有一位诗人袁枚作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3、揭题,释题。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3、出示课文插图投学习古诗《所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

3、真可爱。4、出示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二、初读课文。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3、学习生字。(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

4、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3)同桌对读,检查。三、精读课文。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6、理解诗意。(1)出示课文插图。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

5、(牧童骑黄牛)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C齐读诗句。(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齐读诗句。(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6、(配上音乐)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四、读诗想画面。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夏季)六、编故事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七、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范写"黄"、"童

7、"八、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是我觉得应通过多种生动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古诗文字精炼,感情深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细细品味意义深远。小学生学古诗,重在“读”,从读中品味,从品味中悟意。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8、意境美。在进行《所见》教学设计时,最好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动画,让学生从动画中了解古诗中所要表现的内容,并由此引出古诗文字虽少,但却表达意思详细,耐人寻味,从而激发学生发出感叹,最而爱上古诗,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基础。设计读诗的环节也应是多样性的,可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