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066327
大小:15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08
《经济法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 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作者 郑云新 贾石红 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章节内容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第二节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第三节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第四节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第五节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政和刑事责任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一、产品与产品质量二、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为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产品质量一般应包括以下性能: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一、产品与产品质量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
2、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产品质量法体系由《产品质量法》和有关产品质量的其他法律规范组成。我国《产品质量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规范。第二节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一、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体制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一、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体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据法定权限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对产品质量进行宏观的管理和指导。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一)产品质量标准制度(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四)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第三节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一、生产者
3、的产品质量义务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一)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义务(二)产品标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三)生产者对某些特殊产品的包装应当履行的义务(四)法律禁止生产者从事的行为(1)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3)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4)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法律对生产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的规定。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5)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6)销售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
4、志等质量标志。(7)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四节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一、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二、产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三、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四、损害赔偿范围及责任形式一、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产品损害赔偿责任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因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用户、消费者或第三者人身和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二、产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和依据。我国产品损害赔偿实行的归责原则是:(1)对生产者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因产品存在缺陷致使他人人身、财产发生损害的,生
5、产者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销售者由于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才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一)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法律依据(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法律依据(1)《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2)《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
6、、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产品存在缺陷。产品缺陷包括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及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存在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事实,即“无损害,无责任”。(3)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损害事实是由产品缺陷造成的,而不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一)生产者、销售者的损
7、害赔偿责任(二)损害赔偿范围(三)时效和争议的解决四、损害赔偿范围及责任形式(一)生产者、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1.生产者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2.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3.受害人的求偿权与先行赔偿人的追偿权(二)损害赔偿范围1.人身伤害赔偿范围2.财产损害赔偿范围(三)时效和争议的解决1.时效(1)诉讼时效。(2)赔偿请求权时效。2.争议的解决(1)通过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3)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向法院起诉。第五节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一、生产者、销售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一、生产者、销售者
8、的行政和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