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

ID:49953753

大小:5.1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05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_第1页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_第2页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_第3页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_第4页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耐多粘菌素CRE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杜鸿2016年8月19日Superbug:超级细菌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Superbug:超级细菌Superbug:超级细菌一位49岁的妇女2016年4月因尿路感染症状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部队医院求医,分离到一种能够抵抗多种药物的大肠杆菌菌株,携带有15种不同的耐药基因,集中在两种能在细菌之间轻松移动的质粒上。一个质粒含有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另外一个就是含有

2、新发现的可怕的mcr-1基因(导致多粘菌素抗药性的基因)。Superbug:超级细菌美国现首例“超级细菌”全球无任何抗生素可治!ColistinResistance1、多粘菌素之所以能坚挺到现在,是由于它从抗生素早期开始就是一种毒性药物,由于副作用的缘故而很少被列入处方之中;正因为其很少被使用,细菌才没能适应它。2、在此之前,许多细菌已经能够耐受几乎所有的抗生素,而多粘菌素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3、而MCR-1之所以这么麻烦,是因为它为细菌提供了抵抗多粘菌素的能力。1、WalterReed陆军研究所的Pat

3、rick和WalterReed国家军事医疗中心的Kurt在报告中表示,这项发现“预示着真正的泛耐药病原菌即将出现”。2、“我们有身处‘后抗生素世界’的风险”,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弗里登(TomFrieden)。3、美国疾控中心人畜共患传染病研究部门主任BethBell表示,疾控中心已经开始与宾夕法尼亚卫生局合作研究:“这位女士是如何携带上这种有着高度耐药性的细菌?”4、宾夕法尼亚州州长TomWolf声明确认了这起病例,以及疾控中心参与联合调查一事。7[1]HancockRE,ScottMG

4、.Theroleofantimicrobialpeptidesinanimaldefenses.ProcNatlAcadSciUSA,2000,97:8856-8861.细菌对多粘菌素耐受的传统机制细菌对多粘菌素耐受的传统机制Emergenceofplasmid-mediatedcolistinresistance mechanismMCR-1inanimalsandhumanbeingsinChinaveryseriousphenomenonthatoccursnowadaysSuper-superbu

5、gEmergenceofthemcr-1colistinresistancegenein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一、有没有耐多粘菌素的肠杆菌科细菌?二、如有耐受菌是否同时又是CRE菌株?三、菌株是否保存?CRE(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mcr-1的研究CRE+mcr-1的研究对我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2015年的多粘菌素耐受菌株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1、有4株分离自住院病人的肠杆菌科细菌携带MCR-1质粒,其中2株为MCR

6、-1质粒整合与含NDM-5(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5)质粒的CRE菌株;2、整合MCR-1质粒的CRE菌株表现出对包括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在内的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感染该菌株的患者最终由于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导致死亡。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大肠埃希菌J53AZ-RSZ03,SZ04+NaN3+多粘菌素37℃过夜单菌落SZ03,SZ04大肠埃希菌J53AZ-R(1ml)LB+NaN3(1ml)LB+多粘菌素37℃,250r/min16~18h鉴定各取100μl菌液(2ml

7、)LB+NaN3+多粘菌素37℃,100r/min5~6h100μl菌液+NaN3+多粘菌素37℃过夜各取100μl菌液(2ml)LB+NaN3+多粘菌素37℃,100r/min5~6h100μl菌液+NaN3+多粘菌素37℃过夜成功获得mcr-1的转移结合子,证实了MCR-1质粒能够水平转移至受体菌。PCR质粒复制子分型:MCR-1质粒为IncI2和IncX4中科院JCR分区:一区影响因子:22.433相关评论17调查分析中国CRE菌株携带多粘菌素抗性基因mcr-1的临床现状中美CRE合作团队1、高CR

8、E流行地区(北部:北京;东部:苏州;南部:广州)2、低流行地区(西北:银川和西南:成都)3、边境地区的云南省昆明市。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又靠近印度和孟加拉国(NDM高发病率)。6家三甲附属医院美国Rutgers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Kreiswirth教授纽约斯隆凯特林纪念医院汤一苇教授中美CRE合作团队20菌株来源菌株来自2014~2015年中国北部(北京)、东部(苏州)、南部(广州)、西北部(银川)、西南部(成都和昆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