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析_第3章集合与关系——特殊关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散数学计算机学院05八月2021第三部分特殊关系第3章集合与关系内容提要偏序关系2等价关系1判定下列关系具有哪些性质1、在全体中国人所组成的集合上定义的“同姓”关系;2、对任何非空集合A,A上的全关系;3、三角形的“相似关系”、“全等关系”;解:都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等价关系3.9等价关系定义3.9.1设R是定义在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由定义3.9.1知:(1)关系R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同时具备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2)关系R不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不具备自反性或对称性或传递性。判断是否等价关系(A是某班
2、学生):R1={
3、x,yAx与y同年生}R2={
4、x,yAx与y同姓}R3={
5、x,yAx的年龄不比y小}R4={
6、x,yAx与y选修同门课程}R5={
7、x,yAx的体重比y重}例3.9.1例:设有一个整数集Z上的关系R:R={
8、x-y可被3整除}证明R是Z上等价关系。证①对每个xZ,x-x可被3整除,所以是自反的。②对于x,yZ,如果x-y能被3整除,则y-x也能被3整除所以是对称的。③对于x,yZ,如果有x-y,y-z均能被3整除,则x-z=(x-y)+(y-z)亦能被3整除,所以是
9、传递的。综合起来,R是Z上等价关系。例:设A={1,2,…,8}如下定义A上的关系:R={
10、x,yAxy(mod3)}。解:R={<1,1>,<1,4>,<4,4>,<4,7>,<1,7>,<2,2>,<2,5>,<2,8>,<3,3>,<3,6>,<4,1>,<5,2>,<5,5>,<5,8>,<6,3>,<6,6>,<7,1>,<7,4>,<7,7>,<8,2>,<8,5>,<8,8>}R满足自反、对称和传递,所以,R是等价关系。R的关系图为:以n为模的同余关系(CongruenceRelation)R称为Z上以n为模的同余关系。R将Z分成了如下n个子
11、集:[0]={…,-3n,-2n,-n,0,n,2n,3n,…}[1]={…,-3n+1,-2n+1,-n+1,1,n+1,2n+1,3n+1,…}[2]={…,-3n+2,-2n+2,-n+2,2,n+2,2n+2,3n+2,…}…[n-1]={…,-2n-1,-n-1,-1,n-1,2n-1,3n-1,4n-1,…}说明这n个Z的子集具有如下特点:1、在同一个子集中的元素之间都有关系R;2、不同子集的元素之间没有关系R;3、不同子集的交集是空集;4、所有这些子集的并集就构成集合Z。称为集合Z的一个划分3.9.2集合的划分定义3.9.2给定非空集合A,设有集合S={S1
12、,S2,S3...Sm}。如果满足SiA且Si≠Φ,i=1,2,...,m;Si∩Sj=Φ,i≠j,i,j=1,2,...,m;则集合S称作集合A的一个划分(Partition),而S1,S2,...Sm叫做这个划分的块(Block)或类(Class)。设A={1,2,3,4,5},给定如下集合:={{1,2,3},{3,4,5}};={{1},{2,3},{4,5}};={,{1,2,3},{4,5}};={{1,2,3},{5}};={{1},{2},{3},{4},{5}}。,是A的划分,其它都不是。3.9.3等价类与商集定义3.9.3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
13、系,对任意x∈A,称集合[x]R={y
14、y∈A∧∈R}为x关于R的等价类(equivalenceclass),或叫作由x生成的一个R等价类,其中x称为[x]R的生成元(或叫代表元)。由定义3.9.3可以看出:(1)等价类产生的前提是A上的关系R必须是等价关系;(2)A中所有与x有关系R的元素y构成了[x]R;(3)A中任意一个元素一定对应一个由它生成的等价类;(4)R具有自反性意味着对x∈A,[x]R≠Φ;(5)R具有对称性意味着对任意x,y∈A,若有y∈[x]R,则一定有x∈[y]R。例3.9.3设A={0,1,2,4,5,8,10},R是A上的以4为模的同
15、余关系。求(1)R的所有等价类;(2)画出R的关系图。解:(1)[1]R={1,5,9}=[5]R=[9]R;[2]R={2};[4]R={0,4,8}=[0]R=[8]R。2159159定理3.9.1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有下面的结论成立:1)对xA,[x]R≠Φ;2)对x,y∈A,a)如果y∈[x]R,则有[x]R=[y]R,b)如果y[x]R,则有[x]R∩[y]R=Φ。3)=A;定理3.9.1的证明2)对任意x,y∈A,若y∈[x]R,则∈R。a)对z∈[x]R,则有:∈R,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