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23例护理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23例护理体会沈萍(南京市浦口区桥林中心卫牛院江苏南京211806)【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56・02【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木院门诊溃疡性育肠炎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肠道休息、适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23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入0.5%甲硝呼注射液100mL中保留灌肠,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d,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1.3%,对照组有效率占73.9
2、%,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较好疗效。【关键词】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护理溃疡性直肠炎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局限类型,治疗较为困难。2010年1月一2012年9月,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23例,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木院门诊溃疡性肓肠炎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病例选择标准溃疡性肓肠炎的诊断及分度均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订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⑴标准。轻度:患者腹泻每日
3、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腹泻每天6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C,脉搏>90次/m,血红蛋白(Hb)<100g/L,ESR>30mm/ho3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肠道休息、适当营养及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成: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黄连6g,地榆15g,锡类散匹。方法:先将前5味药加水200mL,煎药汁至50mL,待冷却至40°C左右时,加入锡类散,混合均匀,保留灌肠,每晚1次。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加入0.5%甲硝哇注射液100mL中,保留灌肠,每晚1次。2组均以15d
4、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d,连续治疗2个疗程。4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助组制订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l]o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电子结肠镜复查提示直肠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木消失,电子结肠镜复查提示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善。5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护理灌肠前首先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详细介绍本疗法的优点及坚持治疗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的恐惧与紧张情绪,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使病人能积极接受治疗。灌肠时如插管
5、受阻,则应嘱病人深呼吸,稍等片刻再继续插。灌入药液速度宜慢而均匀。如病人有便意,嘱其作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同时降低灌肠筒以减轻压力。操作时动作轻柔、细致,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及全身有无不适情况。治疗后主动巡视病人,协助护理,避免因护理不周造成病人不必要的活动,以防加速排便,降低疗效。嘱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在饮食方面应嘱病人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饮食,不要过饱,避免进油腻、牛冷食品,忌饮酒及辛辣之品。7讨论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西医在本病的治疗上多采用抗牛素、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
6、质激素等,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疗程较长、复发率较高、副作用较大等问题。中药局部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药物中有效成分肓接在肠道吸收,提高了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且可以保护溃疡面,改善局部血运,促进溃疡愈合;此外,由于局部给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或减少了药物在肝脏被破坏及胃肠消化液、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使药物的利用度得到了充分发挥。木中药灌肠方中党参具有补中健脾、益气生津的作用;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锡类散为中药制剂,具有解毒化腐、收敛牛肌的作用,能够促进溃疡愈合,改善肠黏膜局部的微循环。
7、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湿助运、解毒化腐、牛肌止血之效,可提高肠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促进肠黏膜修复。木研究表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具有效果好、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等优点,不失为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一种较好方法。然而,由于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因素、过敏因素等有关,故虽短期疗效肯定,但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