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

ID:49789847

大小:81.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02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吕丈坡小学武广庆第七组本单元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问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上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

2、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乌塔》讲的是一个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位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理智,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语文园地七》中安排的这一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在一起安排的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三个活动中都包含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都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确定的,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或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我的发现”通过小林和小东的

3、对话,揭示了一边读一遍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这些名句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示了他们对于成长、对于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会给成长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启发。“展示台”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使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方式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以来的学习收获。教学建议:在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讲课内外内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跟多成年人或同龄人

4、成长的故事,还要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谈;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

5、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

6、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建议:1、

7、本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2.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学生初读课文后,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3.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音,“范、巡”是前鼻音;“惩”的声调是二声,不能读成三声;“惩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