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说课稿.doc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

ID:49340670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_第1页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_第2页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_第3页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_第4页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取氧气》说课稿班级:11化学教育姓名:冯英伟学号:1124033109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海洋港口学院11化学教育班的冯英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内容,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基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2)认识分解反应。(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下面以我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确定以

3、下重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难点是: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成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 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互动式教学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归纳教学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实验探究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三、学法分析学法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讨。教师会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思维来观察实验

4、现象,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密度和三态的转化等其他物理性质,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我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问题:氧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什么应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

5、教学。然后向学生展示一瓶新收集的氧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自主学习,了解物理性质: (1)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如何闻氧气的气味。 (2)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色、嗅、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的。 (3)课件展示(小结) 经过自主学习、观察实验、归纳总结既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记忆。  3.实验探究,认识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为此我

6、主要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性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实验的基本思路还没有初步建立,更达不到具体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应给予引导,让学生大胆的设想、猜想,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如果学生有合理的实验方法,就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尝到探索、实验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以上这

7、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1)问题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2)实验探究:以硫粉为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完成下表第一栏: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生成物反应表达式空气中氧气中硫燃烧     木炭燃烧     铁燃烧        接着完成木炭燃烧实验和铁燃烧实验,而

8、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