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

ID:49261283

大小:39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2-01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_第1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_第2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_第3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_第4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的思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备考策略考纲考题分析实词复习虚词复习文言句式保留信息官职变迁2009年2010年2011年实词博,秩,规,觉《贞观政要·贪鄙》馈,治,第,质(宋史·查道传》)籍,趋,顾江公皋传[清]蓝千秋虚词且人物品质1题3分1题3分1题3分文意概括1题3分1题3分1题3分断句1题2分原文1题3分韩愈《柳子厚墓志铭》1题3分明王守仁《观德亭记》翻译2题8分2题7分2题7分年份考点重庆三年考题纵观这些试题发现: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

2、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复习原则:以教材为核心,狠抓落实,以课内辐射课外,以课外巩固课内。曾经多次参加高考命题的章熊先生在谈及文言文复习时,曾经建议考生在高考前认真读几

3、篇典范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他认为这些文章里,有着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的范例,可用于对文言文的全面、综合复习,这对积累语言材料,建立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章熊先生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得相当精辟的,我们应该遵从。册数序号篇名一20触龙说赵太后24秋水二18鸿门宴21师说三17六国论21项脊轩志22五人墓碑记21陈情表24赤壁赋五21齐桓晋文之事六21报任安书22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推荐实词复习3.注意古今异义词语4.注意一词多义词语5.

4、注意词类活用词语1.关注源于课内的常见实词2.注意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虚词复习1.谙熟字典义。如:与。字典解释有:①给予,授予;②结交,亲附;③对付;④和,跟,同;⑤参加;⑥赞许;⑦句末语气词。记住这七点,回到文段中才有选择、判断的依据。2.给字典的多种解释分类。还如“与”,我们理解记忆的时候便可将其分为三类:动词、连词、语气词。再如“以”,它复杂的解释我们可以简单归结为作介词、作连词、作动词三类。3.将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考虑。还如“与”,首先考虑它在句中位置,看是动词还是连词或是语气

5、词,然后缩小范围推断它的意义。4.看和它前后搭配的词来确定。例如“之”字,常见用法有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助词两类。在名词前多作指示代词,如“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用在动词后往往作人称代词,如“逐之”、“闻之”;用在两个名词之间多作助词,如“吾之妻”、“古之学者”;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多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如“秦之围邯郸”.虚词复习5.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用法。如:“乎”用在句中,其用法基本与“于”相同,如“生乎吾前”、“叫嚣乎东西”。“然”、“乎”、“焉”前面是叠音形容词时,这三个虚词都是形

6、容词尾“的样子”的意思,如:“硿硿焉”、“恢恢乎”、“欣欣然”。“以”和“而”作为连词意义相同,“仅”、“但”和“特”作为连词也基本意义相同。6.注意实、虚词的词义交叉。如“之”、“以”、“若”、“尤”等。做到两点:1.借助提示语判断句式类型。如:根据“者”、“也”或“即”、“乃”、“则”、“皆”、“本”等确定判断句;根据“于”、“见……于”、“为所”、“受……于”等判断被动句;根据“无乃……乎”、“奈何”、“如……何”、“孰与”等判断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2.借助句子本身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来判

7、断。如:今天状语通常在谓语前,若一个介词结构放到了动词后面我们便可推断是状语后置;同样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了动词前面,我们便可认定是宾语前置;我们可用同样方式来推断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等。原文如果含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当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④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注意文言固定句式课内举例:分析:句①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译为“说的是……”;句②中“所以……”是固定格

8、式,译为“……的原因”;句③中“无乃……乎”是固定格式,译为“恐怕……吧”;句④中“谁……者”是疑问句式。①其李将军之谓也!(02年全国卷)译: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②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06全国卷2)注意文言固定句式高考举例:译: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③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06天津卷)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④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06天津卷)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