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40470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8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感悟生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领学生文本阅读,感悟生命的真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只注意知识的积累,而很少注意学生“悟性”的培养。诚然,积累是感悟的基础,积累越深厚,感悟会越敏锐、越深刻。但积累不等于感悟,如果在教学之中不注重“悟性”的培养,那就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推向更高层次,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悟
2、性的培养,才能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加深体验,达到阅读水平的较高层次——有所感悟。这样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选编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一、系统论原理为指导,充分发挥模块教学的整体功能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模块教学与传统的逐课串讲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
3、整体功能的发挥,坚持从整体出发,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分析,最后回归到整体上来。模块整体教学的基本程式为:“整体──部分──整体”。以本组课文的模块教学为例:本组教学的主题是“热爱生命”,这是整组教学的“整体”,所选的4篇主体课文属于“部分”。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都必须紧扣“热爱生命”这个主题,在理解了每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比较回归整体,思考: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二、立足整体,篇篇勾连,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的文化主题我们在进行模块教学的整体构思时,
4、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立足“热爱生命”这个主题;二是要注意4篇课文在课型、学法指导等方面的联系;三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朗读、品味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在不违背三个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下面介绍一种方案的设计思路:(一)整体感知,把握模块学习主题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教师先一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读本组“导语”,一边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生命的美好。然后引疑激趣:那么,生
5、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相信同学们读了本组课文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热爱生命”这个主题,搜集有关热爱生命方面的故事、美文、图画、诗句、名言等。 (二)部分体验,感受生命的文化内涵关于《生命 生命》一课的教学。(1)为了做好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之间的衔接教学,在教学本课前,可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前两课的学习你对人生、生命有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悟?然后再导入本课教学。(2)可以用本课作者杏林子对生命
6、感悟的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3)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3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4)体会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的快乐。(5)教学本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做到读写有机结合。三整体感悟,领悟生命的真谛这一部分的教学,既是对4篇课文内容理解与
7、体验基础上的整体回归,也是模块主题教学的升华,同时也是由文本走向生活的新的语文学习生长点。回顾交流,整体感悟,引导实践,拓展延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