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教学设计.doc

茅屋教学设计.doc

ID:4919020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茅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茅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茅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茅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茅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投影显示杜甫图片。)同学们,说起唐诗,就不得提起两个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个桀骜不驯,超凡脱俗,一个忧国伤民,至死不渝。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老师这儿有一段写给杜甫的颁奖词,我们一起来朗诵。(投影显示杜甫颁奖词。学生齐诵。)拄一支拐杖,你从泥泞的小路走来,光焰万丈的吟诵却如晨星照亮半壁诗空。着一身布衣,你自华丽的大唐退去,一泻千里的叹息却如明镜映出一朝民生。你动荡一生,书山河支离破碎;你,忠君爱

2、国,道百姓民不聊生。你细数着大唐的繁华与颓废,你撰写着漂泊的孤寂与惆怅,你演绎着爱国的执著与坚定。十年幕府悲情泪,一卷唐诗补蜀风。大浪淘沙,积淀的是“诗圣”的美名,年华流转,镌刻的是永恒的足迹。过渡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背景助读。过渡语:那么,诗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文下注释较简单,《赏读》资料较详细。)2、教师适当补充:唐肃宗乾元二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来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

3、,杜甫在美丽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在这里,他歌唱春雨,写下了我们熟悉的《春夜喜雨》。(引领学生背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这里,他寻花漫步,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然而,一场风雨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直面现实,令人忧思……三、初读感受。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两遍,注意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

4、悟。朗读提示:读音正确、节拍合理2、指明学生试读正音。大家可听仔细了,他有没有做到这两点。该生读完后学生指出误读之处。关键字:号、重、罥、坳、倚、顷、衾、庇、兀、见。停顿不能把句子读破。3、学生齐读、自评。4、欣赏《子午书简》朗读视频。1、说说要读好一首诗歌,我们还欠缺什么。学生交流后明确: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三、揣摩品读。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对,诗言志,如果我们对诗歌的情感把握不透彻,自然也就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我想给

5、大家这样一句话:“诗歌是在诗人特殊的时代里,在特殊的境遇下,抒发的特殊的情感。”同学们不妨从这三个“特殊”入手,再读诗歌。(板书: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境遇、特殊的心情)学生尝试二读诗歌,朗读提示:诗人的“特殊境遇”有哪些?交流明确:境遇(一):秋风破屋。(学生讲到后板书。)(1)什么样的秋风那么厉害,能把茅屋都吹破了?你能加个修饰语吗?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

6、、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2)还有哪里可以看出风之猛。“卷”,(提示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卷”有翻转之意,联系“龙卷风”,写出风之猛。“卷”不仅表现风大,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是打着卷儿走的,很生动形象。“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挂罥”:吹得很高,缠在树上,很难弄下来。“飘转”,被风吹得打着旋儿。教师总结:“卷”

7、、“飞”、“渡”、“洒”、“挂罥”、“飘转”,运用一连串的动词,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4)该如何处理才能读出秋风之猛?(重音处理。“飘转”慢速。“高者”稍扬,“低者”下抑,可加上抬头低头看的动作。)指明学生试读后齐读。境遇(二):屋草被抢。学生答后板书,教师追问:“群童为何抱茅?”若有学生答到“欺我老无力”,追问:你猜猜“老无力”该多大年纪?如果我告诉你当年他49岁,你又如何理解这个“老”字?(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联系《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8、)“老——无——力——”朗读时要拖长,语速缓慢。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拓展:教师介绍: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就是我刚刚讲的“特殊的时代”。杜甫写过不少关于“安史之乱”的诗,你知道一些吗?(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