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96812
大小:4.80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1-31
《考点十 汉代儒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十汉代儒学2010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考试说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历史背景:(1)经济:破坏严重→休养生息→发展繁荣(2)思想:儒学受抑→无为而治→积极有为(3)政治:汉氏初兴→危机潜伏→加强集权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君子之为治也,快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鸡不夜鸣。耆老甘味于堂,丁男耕耘于野。——陆贾《新语》民曰:“萧何为法,宛若划一,曹参代之,守而
2、勿缺。载其清净,民以宁一。”(“萧规曹随”)以上材料反映了汉初的治国思想是A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B法家的“以法为教”思想C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D广州中山纪念中学2011届高二级上期测验试题(2009.10.31)“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法家的法治思想C、墨家的“兼爱”思想D、道家的黄老之学2010年4月上海市闸北区高三年级期中测试西汉“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反映了A.曹参的一无所为B.萧何的强大影响力C.黄老思想符合民意D.汉武时期
3、积极作为DC1973年,《十大经》、《经法》、《称》、《道原》等帛书被考古发现,据考证,这些帛书属于“黄老之学”的范畴,可能出土于: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陕西西安秦始皇陵C、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D、四川广汉三星堆C山西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湖南长沙马王零汉墓出土了大量文献,有《老子》《黄帝书》《易经》《五经》;有《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也有《五星占》《相马经》《导引图》《五十二病方》《天文气象杂占》《刑德》;甚至还有《灵异图》《城防图》《地形图》等图形文书。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A.这座汉墓应该是西汉中后期的墓葬B.这些文献的书写材料
4、应该是以布帛简牍为主C.这些材料可用于研究当时的科技、历史地理、源流复杂D.这些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人们的阅读范围广泛、源流复杂A2010年1月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经济状况?由此统治者采纳了什么统治思想?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政策。2010年1月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
5、(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经济迅速恢复,国力增强。2010年1月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
6、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王国问题。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9—10学年10月月考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D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10月份月考试《咬文嚼字》中的一篇文章认为,于丹在一次
7、讲座中所说汉武帝“早年他文韬武略、经天纬地,是儒家的进取;晚年迷恋黄老、烧香拜佛、是道家的无为”具有明显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其错误在于A.儒家进取B.迷恋黄老C.烧香拜佛D.道家无为C2006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卷下图揭示的历史信息主要说明了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匈奴反击战A.好大喜功,征伐无度B.目光远大,走向世界C.开拓疆域,巩固统一D.滥用民力,不得人心c考试说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董氏儒学:(1)著作:《春秋繁露》(2)目的:适应统治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3)特点:①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