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ID:49066105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议论文三要素,明确文章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作用,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议论文三要素,掌握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难点: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设计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

2、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但我们常看到有些同学书读得很好,可是一旦遇上科技作品制作却常常不知所措、无法完成。可悲的是,我们每天只知道学知识,却很少去想一想我们不能用的原因。今天,很幸运,我们有缘读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它将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二、一读课文,明确中心论点1、全班齐读课文,思考: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的看法是什么?2、学生回答,明确:作者针对“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这一论题,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

3、中心论点。3、从文中看,丁肇中教授所说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明确:实验精神三、二读课文,把握文章论据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论据材料,并用简单的话概括事实论据。2、提问学生,并归纳:(1)道理论据①“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②《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2)概括事实论据①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②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③中国学生功课成

4、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④“我”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四、三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及过程1、阅读文章道理论据,思考: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学生回答,明确:道理论证,交代“格物”“致知”的出处,从理论上论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目的。3、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所运用的事实论据分别是从什么论证角度来论证什么观点?4、学生回答,形成表格:列举事例论证观点论证角度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论证通过

5、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论证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论证“我”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反面论证5、学生结合板书,整理本文论证思路:首先,提出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论题;接着,从传统教育的弊病、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中国教育的现状三方面分析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论点;最后,解

6、决问题,提出希望:“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五、拓展延伸,谈谈启示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1)读了本文,请你说说: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请联系实际,思考: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2、学生回答,明确:(1)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是

7、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我们只要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六、小结课文,教师寄语: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七、作业:1、文中说“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请简要介绍。2、完成《新课程》14课。【板书设计】14应有格物致知精

8、神丁肇中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传统教育的弊端:王阳明“格”竹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研究竹子中国教育的现状:中国学生、“我”解决问题: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