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韵.doc

醇厚的中原韵.doc

ID:48965103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1页
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2页
醇厚的中原韵.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醇厚的中原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

2、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

3、幽默,富于亲切感。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三、教学重难点听赏学唱中原民歌,认识初步“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四、教学方法1、听赏法   2、讲解法   3、体验感受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小打击乐等六、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高亢的西北腔和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

4、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2) 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问:说出王世慧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4)学唱《沂蒙山小调》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

5、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谈谈听后感受   (2)、学唱并表演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

6、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3、拓展与研究师生共同归纳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