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59690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物质的物理属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要学会操作比较硬度的方法;2.了解物质一些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3.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5.学习比较的研究方法和分类研究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道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比较物质的硬度。【教学难点】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道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比较物质的硬度。预习作业教学器材:演示实验:(1)铁钉与石蜡(2)飞镖与飞镖盘(3)铜块与铝块(4)水与酒精(
2、5)酒精与玻璃 学生实验:(1)泡沫板与铅笔。 (2)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铜钥匙、铅笔心。 (3)①玻璃板、塑料板、木板;②电池(电池组)、导线(3根)、灯泡(附灯座)、铜条、铁条、木条;③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④弹簧、橡皮筋、橡皮泥;⑤磁体、铁钉、铜块、铝块。一、知识回顾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等。2.将金属勺子和塑料勺子的一端插入热水中,两手分别捏住另一端,哪一只手感到热就表明这把勺子的好。3.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C.密度
3、小D.强度高4.对于铁钉、玻璃、铅笔芯、水银、橡胶棒和陶瓷片这些物品,小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所示的两类,他是根据物理的哪种物理属性来分类的()第1类第2类铁钉、铅笔芯、水银玻璃、橡胶棒、陶瓷片A.密度B.磁性C.硬度D.导电性【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预习交流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能区别下列物质吗? 并出示:(1)铜块与铝块(2)水与酒精(3)酒精与玻璃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密度、状态、颜色、气味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板书:五、物质的物理属性)1、教
4、师课前检查了解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2、教师布置学生自学,明确内容和要求,进行方法指导。3、生生互动,质疑答疑。通过再次预习和讨论交流,学生基本掌握所布置的问题。先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相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然后再设计了几题运用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初步体验建立模型的简单应用。展示探究新授:过渡问题:除密度、状态、颜色、气味外,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呢?1、演示活动:(1)墙上挂飞镖盘,请一位同学用飞镖射中飞镖盘,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2)老师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图片,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痕迹。感受活动:学生用铅笔尖在泡沫板上刻一幅最拿手
5、的图画。提出问题:实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板书:一、物质的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过渡问题: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那么下列物质的硬度谁大谁小呢?你能从大到小排列正确吗?2、探究活动:比较物质的硬度[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心、铜钥匙等。[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1)(2)(3)(4)(5)[设计实验]:(1)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比较硬度大小的
6、方法: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刻画,若被刻画物上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画的硬度大;若被刻画物上不能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物的硬度小。(2)比较的物质种类多,刻画的次数多,较为繁杂,费时较长,学生思考、交流得出一种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①选择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为比较基准点(如玻璃)用它在其他物质表面上进行刻画,将其他六种物质分为两大类:硬度大的(如铁钉、钢锯条)、硬度小的(如塑料尺、铅笔心、铜钥匙、粉笔)②在硬度大的一类,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③在硬度小的一类,采用同样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注意:做实验时不要损坏公物,不
7、要被材料的边角划破手![实验结论]:这些物质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钢锯条、铁钉、玻璃、铜钥匙、塑料尺、铅笔心、粉笔过渡问题:想一想,物质还有其他属性吗?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的想法。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学生能否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予解释;学生参加物理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得出猜想。教师深入小组活动关注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一个简单应用。进一步熟悉如何将实际
8、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并能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有效的突破问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